
如果發現孩子站沒站好、坐沒坐正,一邊肩膀高、一邊肩膀低,你可能會擔心他是不是脊椎側彎。這種情況在兒童和青少年中很常見,但並不是所有側彎都會惡化,甚至有些可以透過運動來改善。那到底兒童脊椎側彎會自己變好嗎?需要治療嗎?要手術嗎?還是復健就夠了? 這篇文章由神經外科 謝炳賢醫師,帶你一次搞懂!
兒童脊椎側彎原因?
兒童脊椎側彎的原因不一定找得到,大部分是體質問題,也可能與姿勢不良、遺傳或神經肌肉問題有關。
脊椎側彎是指 脊椎從正常的直線偏移,變成 S 型或 C 型的曲線。大部分兒童脊椎側彎的成因不明,可能是天生的,也可能是長期坐姿不良、成長速度不均衡、或某些神經肌肉疾病導致。如果側彎太明顯,可能會影響孩子的體態,甚至讓他們出現背痛、呼吸不順等問題。
兒童脊椎側彎常見原因
- 遺傳體質:如果家裡有人有脊椎側彎,孩子的風險會比較高。
- 姿勢不良:長期翹腳、歪著坐、側躺玩手機,可能影響脊椎發育。
- 神經或肌肉問題:像是小兒麻痺、肌肉萎縮症等疾病,可能導致脊椎側彎。
- 成長速度影響:快速成長期時,脊椎發育不均衡,可能導致側彎加劇。

如何判斷兒童脊椎側彎?
可以透過觀察孩子的站姿、背部對稱性,或讓孩子彎腰測試來初步判斷。
如果孩子的肩膀高低不一、背部有一邊特別凸出、站姿或坐姿歪斜,可能就是脊椎側彎的跡象。輕微的側彎通常不會有疼痛感,所以家長可能不容易發現。如果不確定,可以讓孩子去醫院做檢查,醫生會透過 X 光確定側彎的角度。
簡單自我檢測方法
- 看背部對稱性:讓孩子站直,觀察肩膀、背部、臀部是否水平對稱。
- 彎腰測試:請孩子雙腳併攏、彎腰,觀察背部是否有一邊凸起。
- 注意日常姿勢:走路、站姿、坐姿有沒有明顯歪斜,或一邊肩膀特別高。
兒童脊椎側彎矯正方式?
脊椎側彎的治療方式會根據彎曲的程度來決定,輕微的可能只需要觀察,嚴重的可能需要支架或手術。
如果側彎 小於 20 度,通常醫生會建議定期追蹤,並透過運動來維持良好姿勢。當側彎超過 25~40 度,可能需要穿支架來預防惡化。如果彎曲超過 40~50 度,就可能需要考慮手術來矯正。及早發現,治療效果會比較好!
治療兒童脊椎側彎
- 觀察與定期檢查:輕微側彎不用急著治療,每 6~12 個月回診追蹤變化即可。
- 佩戴支架:如果側彎角度較大但還沒到需要手術的程度,醫生可能會建議戴支架來控制側彎進一步惡化。
- 手術治療:當脊椎彎曲太嚴重,影響生活時,就可能需要手術來矯正脊椎位置,避免未來更嚴重的問題。
兒童脊椎側彎一定要手術嗎?有沒有其他矯正方式?

輕度脊椎側彎通常不需要手術,可以透過運動、支架矯正來改善。
手術只適用於嚴重的側彎案例,大多數輕度或中度側彎的孩子,都可以透過 復健運動、物理治療、支架等非手術方式 來控制側彎發展。如果及早介入,很多孩子的脊椎側彎都不會變嚴重,甚至可以改善。
非手術矯正方法
- 佩戴支架:適用於中度側彎(25~40 度),幫助維持脊椎穩定。
- 物理治療:透過專業治療師的指導,進行正確的姿勢調整與肌肉強化運動。
- 矯正運動:透過特定運動來強化背部肌肉,讓脊椎獲得更好的支撐,避免惡化。
兒童脊椎側彎的復健運動有哪些?
適當的復健運動能幫助孩子改善姿勢,強化脊椎支撐力,減少側彎惡化。
兒童脊椎側彎的復健運動重點在於調整姿勢、強化背部核心肌群、增加身體的平衡感。這些運動可以幫助脊椎回到較好的位置,讓側彎不容易惡化。
推薦脊椎側彎復健運動
- 姿勢矯正運動:讓孩子學習正確的站姿、坐姿,避免壞習慣導致側彎加重。
- 背部肌肉強化訓練:像是 棒式(Plank)、橋式運動(Bridge Exercise),可以增加脊椎的穩定性。
- 伸展與放鬆運動:透過側彎伸展、瑜伽等方式來放鬆脊椎,減少肌肉緊繃帶來的影響。
總結與建議
很多時候只要及早發現,透過適當的運動、支架矯正,甚至只是保持良好姿勢,都可以控制或改善側彎。如果發現孩子的站姿、走路姿勢怪怪的,或有肩膀高低不一的情況,建議盡早帶去醫院檢查,讓醫生評估是否需要進一步治療。只要配合正確的方法,大部分孩子的脊椎側彎都能得到良好的控制,不用擔心一定要開刀!
若傷勢持續不見改善,建議儘早諮詢謝炳賢醫師,獲得適當的治療與建議,確保肌肉健康回歸日常生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