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 年 4 月 5 日 上午 4:56
首頁主題區疝氣 怎麼辦?原因、症狀、...

疝氣 怎麼辦?原因、症狀、手術治療方式大公開

放大/縮小文字
男性腹痛

你聽過微創手術嗎?疝氣不只能用傳統開刀治療,現在腹腔鏡手術也是選擇之一。傷口小、恢復快聽起來很吸引人,但風險、費用和復發率該怎麼評估?如果你正在考慮哪種手術方式,這篇文章由黃士維醫師,帶你了解腹腔鏡手術的優缺點,做出最適合自己的決定。

疝氣是什麼?

疝氣就是身體內的器官從腹部薄弱處跑出來,形成鼓起的腫塊

疝氣是指身體內的器官(通常是腸子)從腹部的薄弱處或裂縫跑出來,形成一個鼓起的腫塊,常見於腹股溝或肚臍附近。這種情況可能是天生的,也可能因為長時間用力、搬重物、劇烈咳嗽或腹壓增加所導致。輕微時可能沒感覺,但有時會脹痛甚至影響消化。如果疝氣卡住、血流受阻,可能需要緊急手術處理。

疝氣的常見類型

  1. 腹股溝疝氣(Inguinal Hernia):最常見的類型,發生在鼠蹊部,男性比較容易得,有時會摸到一顆跑進陰囊的腫塊。
  2. 臍疝氣(Umbilical Hernia):多見於嬰兒,肚臍附近會有突起,大多隨著成長自行消失,但成人發生時可能需要手術。
  3. 切口疝氣(Incisional Hernia):發生在手術傷口附近,因為手術後腹壁變薄,內臟可能從傷口處突出。

疝氣原因是什麼?

疝氣是因為腹壁薄弱點承受不住壓力,導致內臟往外擠出

疝氣主要是因為腹壁某個部位太薄弱,承受不了壓力,讓內臟從裂縫或薄弱處擠出來。有些人是天生的,比如腹股溝結構比較脆弱,或肚臍周圍肌肉沒完全長好。後天因素包括長期搬重物、劇烈咳嗽、長時間便秘導致腹壓增加,甚至懷孕也可能因為肚子變大而增加腹部壓力,引發疝氣。

疝氣的常見原因

  1. 先天腹壁薄弱:有些人天生腹股溝或肚臍周圍肌肉較薄弱,從小就容易形成疝氣。
  2. 腹壓過大:長期便祕、慢性咳嗽或肥胖,讓腹部長時間承受過大壓力,可能導致內臟擠出。
  3. 過度用力:頻繁提重物或運動時出力過猛,會讓腹壓突然升高,增加疝氣風險。
疝氣手術

疝氣會自己好嗎?

大部分疝氣不會自己好,除了嬰兒臍疝氣,其他類型通常需要手術處理。

疝氣一般不會自己痊癒,因為腹壁的裂縫不會自動修復,內臟只會越來越容易擠出來。成人的疝氣通常會隨時間變大,甚至造成疼痛或消化不良,嚴重時還可能發生「嵌頓」,導致血流受阻,變成危急狀況。只有嬰兒的臍疝氣有可能隨著成長自行癒合,大約2歲前會慢慢消失。其他類型的疝氣,通常建議手術修補,避免後續併發症。

疝氣不會自己好的原因

  1. 裂縫不會自行修復:腹壁的缺口不會自己長回來,反而可能因為腹壓增加讓洞口變大。
  2. 症狀惡化:剛開始可能只是偶爾突出,但時間久了,腫塊可能變大,甚至持續無法回復原位。
  3. 嵌頓風險:如果腸子被卡住、血流受阻,可能導致組織壞死,變成緊急手術狀況。

腹腔鏡如何治療疝氣?

腹腔鏡疝氣手術是用微創方式修補腹壁裂縫,恢復快、傷口小

腹腔鏡疝氣手術是一種微創手術,醫生會在腹部開幾個小洞,透過內視鏡觀察疝氣位置,然後用手術工具把跑出去的內臟推回原位,再用人工網膜補強腹壁,防止疝氣復發。這種手術傷口小、恢復快,術後疼痛較輕,適合雙側疝氣或復發性疝氣的患者。通常術後幾天就能下床活動,一到兩週可以恢復日常生活。

腹腔鏡疝氣手術優勢

  1. 傷口小:手術只需幾個小傷口,比傳統手術的開刀傷口小很多,術後疼痛較少,復原時間短。
  2. 復發率低:手術會放入人工網膜補強腹壁,降低疝氣再發風險,適合曾經復發的患者。
  3. 雙側適用:如果左右兩側都有疝氣,可以同一次手術一起修補,不用開兩次刀。

腹腔鏡疝氣手術流程?

腹腔鏡疝氣手術包括麻醉、腹部打氣、修補疝氣,最後放入人工網膜補強

腹腔鏡疝氣手術過程大約1小時左右。首先,患者接受全身麻醉,然後醫生在腹部開3個小洞,透過其中一個洞灌入二氧化碳,讓腹部膨脹,方便操作。接著使用內視鏡確認疝氣位置,把突出的內臟推回原位,再放入人工網膜補強腹壁,最後縫合小傷口。術後通常幾小時內可下床,1到2週內可恢復日常活動

腹腔鏡疝氣手術步驟

  1. 全身麻醉:手術前施打全身麻醉,確保患者在手術過程中不會感到疼痛或不適。
  2. 腹部打氣:腹部打入氣體,讓手術視野更清楚,並使用內視鏡確認疝氣位置。
  3. 修補固定:將脫出的內臟推回原位,並放入人工網膜補強腹壁,降低復發機率。
腹痛的男人

腹腔鏡疝氣手術優缺點?

腹腔鏡疝氣手術傷口小、恢復快,但費用較高且需全身麻醉。

腹腔鏡疝氣手術優點是傷口小、疼痛感較輕、復原速度快,通常術後幾天內就能恢復日常活動,復發率也較低。不過,這類手術需要全身麻醉,對某些年長或身體狀況不佳的患者可能不太適合。此外,手術費用相對較高,且手術過程中需在腹部打入氣體,可能會導致術後短暫的腹脹不適。

腹腔鏡疝氣手術優點

  1. 傷口小:只需要3個小傷口,術後疼痛較輕,通常1到2週內就能恢復正常活動。
  2. 復發低:透過人工網膜加強修補腹壁,比傳統手術更能降低疝氣復發風險。

腹腔鏡疝氣手術缺點

  1. 麻醉風險:需要全身麻醉,對年長或有慢性病的患者來說,風險可能較高
  2. 費用問題:相較於傳統疝氣手術,腹腔鏡手術的醫療費用通常較高,健保給付可能有限。

總結與建議

腹腔鏡疝氣手術確實有不少優點,但每個人的狀況不同,選擇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才是最重要的。如果你有疝氣問題,建議諮詢專業醫師,讓醫師評估你的身體狀況,幫助你選擇最合適的治療方案。

若你正在面對疝氣的困擾,無論是功能上的不適,或是生活品質的影響,都值得被認真看見與處理。黃士維醫師擁有豐富的外科臨床經驗,擅長從生活型態與個人需求出發,規劃最合適您的診療方案!

延伸閱讀
黃士維 院長
黃士維 院長
醫師、創業者、微創機器人疝氣手術專家。秀傳醫療體系總院長,專精微創腹腔鏡、達文西與Hugo機器人手術,擅長疝氣、腹股溝疝氣及高階切口疝氣修復與胃食道逆流。惟二獲選日本內視鏡醫學會榮譽院士的台灣醫師,同時身為 IRCAD 國際微創手術教學中心亞洲區院長 與微創手術講師。致力於手術教育、醫療外交、醫療AI手術、醫材創新與台灣醫療產業人才的培養。以最低復發率和最精準技術為國際知名,也守護咱台灣人的健康。 經歷節錄: • 秀傳醫療體系 中部院區 總院長 • 亞洲遠距微創手術中心 院長 • 台灣疝氣醫學會 理事 • 台灣內視鏡外科醫學會 理事 • 秀傳紀念醫院 內視鏡外科/一般外科 主治醫師 • 教育部部定副教授 • 美國杜蘭大學醫學系 專精領域: • 腹腔鏡疝氣手術 • 腹腔鏡肝膽胰手術 • 微創機器人手術 • 胃食道逆流 • 疝氣手術

焦點專題

最新文章

最新影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