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 年 8 月 31 日 下午 6:37
首頁主題區鼻竇炎 會傳染嗎?原因、症...

鼻竇炎 會傳染嗎?原因、症狀、治療、飲食一次看

放大/縮小文字
一個女人用紙巾摀住鼻子

鼻塞到快窒息?黃綠色鼻涕讓你尷尬?鼻竇炎頭痛像被錘子敲?這些症狀到底會不會傳染給家人?鼻竇炎是現代人常見困擾,一發作就讓人生活品質直線下降。你可能好奇:鼻竇炎到底是怎麼來的?症狀會持續多久?該吃什麼、該避開什麼食物?需要吃抗生素嗎?別擔心,這篇文章由耳鼻喉科胡皓淳主治醫師,帶你了解鼻竇炎的所有疑問,從原因、症狀到治療和飲食建議,一次搞懂這個惱人的健康問題!

鼻竇炎是什麼?

鼻竇炎(Sinusitis)就像是臉部「小房間」裡的積水問題,當排水管堵塞,細菌就在裡面滋生發炎

我們的臉部和鼻子周圍有幾個空腔叫做鼻竇,正常情況下,這些小空間會製造黏液,幫助過濾空氣中的灰塵和細菌。但當鼻竇腔內的黏膜發炎腫脹,就會阻塞原本的通道,讓黏液無法正常排出。積存在鼻竇內的黏液成了細菌滋生的溫床,造成感染和發炎,引起各種不適症狀。鼻竇炎可能來自感冒、過敏反應或細菌感染,依據症狀持續時間,可分為急性(少於4週)和慢性(超過12週)兩種類型。

認識鼻竇炎

  1. 常見症狀:鼻竇炎患者常感到前額、眼睛周圍或臉頰有壓力感和疼痛,鼻塞不通氣,濃稠的黃綠色鼻涕從鼻腔或喉嚨後方流出;許多人還會有頭痛、夜間咳嗽加劇、疲勞,甚至牙齒疼痛的情況,這些症狀會嚴重影響日常生活。
  2. 發病原因:鼻竇炎可能由多種因素引起,包括感冒引起的病毒感染、細菌感染、過敏性鼻炎發作、鼻息肉或鼻中隔彎曲等結構異常;環境因素如空氣污染、香菸煙霧、乾燥空氣也會增加發病風險,而免疫系統較弱的人更容易受到影響。
  3. 治療方法:鼻竇炎治療方式多元,藥物治療包括抗生素(僅適用於細菌感染)、減充血劑、類固醇鼻噴劑等;日常自我照護包括多喝水、使用鹽水洗鼻、吸入蒸氣、充分休息和避開過敏原;嚴重或反覆發作的病例則可能需要考慮手術治療。

鼻竇炎原因?

鼻竇炎主要是因為「出口」被堵住,讓裡面的髒東西排不出去,細菌甚至黴菌就開始在悶熱潮濕的環境中瘋狂繁殖。

鼻竇炎發生的核心問題是連接鼻腔和鼻竇的通道被阻塞,造成鼻竇無法正常排出分泌物。就像水管堵塞一樣,當這些通道被阻塞,原本應該流出的分泌物積在鼻竇內,成為細菌繁殖的溫床。引起阻塞的常見原因包括感冒、過敏反應導致的鼻腔黏膜腫脹,或是鼻中隔彎曲等先天結構問題。若免疫系統較弱,更容易出現感染和嚴重發炎,讓症狀更加難受。多數急性鼻竇炎始於病毒性感冒,若處理不當,後續可能發展為細菌感染。

鼻竇炎主要成因

  1. 感冒後遺症:感冒或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是最常見的引發因素,病毒入侵後使鼻腔黏膜腫脹,阻塞鼻竇開口,讓黏液無法順利排出;當黏液長時間積聚,細菌就會乘虛而入,進一步引發更嚴重的細菌性鼻竇炎。
  2. 過敏問題:過敏性鼻炎會讓鼻腔黏膜發炎腫脹,阻礙鼻竇正常引流,常見過敏原包括花粉、塵蟎、寵物皮屑等;而空氣污染、二手菸、極度乾燥或潮濕的環境也都會刺激鼻腔黏膜,增加鼻竇炎風險。
  3. 鼻腔結構異常:鼻中隔彎曲(鼻腔中間的骨頭和軟骨不正)、鼻息肉(鼻腔內軟組織異常生長)或腺樣體肥大等先天或後天的解剖結構異常,會讓鼻腔通道變窄,影響鼻竇正常引流,長期下來增加鼻竇炎風險;某些情況下,牙齒感染也可能波及上頜鼻竇,引發鼻竇炎。
女人鼻子不舒服

鼻竇炎症狀?

鼻竇炎就像持續在臉部和鼻腔上演的「塞車」和「淹水」戲碼,讓你不只呼吸困難,還疼痛難受。

鼻竇炎患者最常抱怨的就是持續性鼻塞,感覺呼吸不順暢,以及從鼻腔流出濃稠的黃綠色分泌物。同時,臉部特定區域會有顯著的壓力感和疼痛,特別是在眼睛周圍、鼻樑兩側、前額或臉頰處,彎腰或低頭時這種不適感會加劇。許多患者還伴隨頭痛、咳嗽(尤其在夜間更明顯)、喉嚨痛、口臭,甚至牙齒疼痛。慢性病患則可能出現長期疲勞,嗅覺減退或喪失。急性鼻竇炎的症狀通常較為強烈但持續時間短,而慢性鼻竇炎症狀可能較輕微但長期存在,大大影響生活品質。

鼻竇炎症狀表現

  1. 鼻塞和異常分泌物:持續性鼻塞讓呼吸變得困難,感覺鼻子「堵住」無法通氣;鼻涕變得濃稠且呈黃綠色,可能從鼻前或喉嚨後方流下;嗅覺和味覺可能暫時減弱或消失,許多患者抱怨「什麼都聞不到、吃什麼都沒味道」。
  2. 臉部疼痛不適:臉部疼痛是鼻竇炎最典型的症狀,常見疼痛位置包括前額(額竇)、眼睛之間或眼睛周圍(篩竇)、鼻樑兩側(上頜竇)或頭頂後方(蝶竇);這種疼痛會隨著頭部位置變化而加劇,如彎腰、低頭或突然轉頭時。
  3. 其他全身症狀:許多患者會感到異常疲倦、輕微發熱、夜間咳嗽加劇(因為躺下時分泌物倒流至喉嚨)、喉嚨痛或有異物感、睡眠品質差;長期患者常因持續不適而情緒低落,生活和工作效率顯著下降,嚴重影響生活品質。

鼻竇炎頭痛怎麼辦?

鼻竇炎頭痛像是「堵車」引起的壓力,需要「疏通交通」、「降低塞車範圍」和「舒緩等待中的煩躁」三管齊下。

鼻竇炎引起的頭痛與一般頭痛不同,它主要是因為鼻竇內積聚液體和壓力而造成的。這種頭痛常見於前額、眼睛周圍或臉頰區域,當彎腰或低頭時會明顯加劇,有時甚至伴隨眼睛脹痛,要緩解這種頭痛,關鍵在於改善鼻竇引流、減輕發炎和控制疼痛。有效方法包括鹽水洗鼻、蒸氣吸入、溫熱敷等家庭護理,以及醫師建議的藥物治療。重要的是找出頭痛的根本原因,而不僅是暫時止痛,才能從根本解決問題。

舒緩鼻竇炎頭痛方法

鼻竇炎
  1. 熱敷和洗鼻:溫熱毛巾敷在疼痛部位約10分鐘,溫熱能幫助放鬆緊張肌肉並促進鼻竇引流;使用鹽水洗鼻器沖洗鼻腔,清除黏液和刺激物;在淋浴時吸入熱蒸氣或使用蒸氣吸入器,幫助打開鼻腔通道;多喝水,稀釋黏液,促進排出。
  2. 適當用藥:非處方止痛藥如ibuprofen(布洛芬)或acetaminophen(撲熱息痛)可暫時減輕頭痛不適;減充血劑鼻噴霧(不超過3天)有助於短期打開鼻腔通道,緩解壓力;若症狀嚴重持續,醫師可能開立處方藥物,如抗生素(針對細菌感染)或類固醇鼻噴劑(減輕發炎)。
  3. 尋求專業幫助:若頭痛異常嚴重、持續超過10天不見好轉、伴隨高燒或視力變化,應立即就醫;耳鼻喉科醫師可能進行鼻竇內視鏡檢查或CT掃描,評估是否需要更積極的治療;慢性鼻竇炎病例會建議進行鼻竇手術,從根本解決阻塞問題。

鼻竇炎飲食要吃什麼?

鼻竇炎飲食就是「吃對東西」幫助身體消炎、「避開地雷」不再添亂,讓鼻竇有機會休養生息。

鼻竇炎患者的飲食選擇可以顯著影響症狀的嚴重程度和恢復速度。適當的飲食能幫助減輕發炎反應,增強免疫系統功能,減少黏液分泌和鼻塞感。建議多攝取富含抗氧化物質和抗發炎特性的食物,如新鮮蔬果、富含omega-3脂肪酸的魚類和堅果,以及薑、蒜、薑黃等天然香料。同時,需要避免可能增加黏液產生或加劇發炎的食物,如乳製品、精製糖、加工食品和酒精。充足的水分攝取對稀釋黏液、促進排出也極為重要。每個人對食物的反應不同,找出適合自己的飲食模式很關鍵。

鼻竇炎飲食建議

  1. 吃抗發炎食物:優先選擇天然抗發炎食物,如深色蔬菜(菠菜、羽衣甘藍)、彩色水果(藍莓、覆盆子)、健康脂肪(橄欖油、鮭魚、鯖魚、核桃)和天然香料(薑、蒜、薑黃);這些食物富含抗氧化物和必需營養素,有助於減輕發炎反應,同時提供免疫系統所需的營養支持。
  2. 避開加重症狀食物:減少或暫時避免乳製品(牛奶、乳酪、冰淇淋),因為它們可能增加黏液生成;限制精製糖和精製碳水化合物(白麵包、甜點、糖果)的攝取,它們會加劇發炎反應;減少酒精和咖啡因飲品,這些會導致輕微脫水,使黏液變得更濃稠,更難排出。
  3. 多喝水:保持充足水分是最簡單也最有效的自然療法之一,每天至少喝8杯水,幫助稀釋黏液,使其更容易排出;溫熱的清湯和草本茶(如薑茶、薄荷茶)不僅提供水分,溫熱蒸氣還能幫助舒緩鼻塞;避免冰凍飲料,它們可能刺激鼻腔黏膜,使症狀加劇

鼻竇炎如何治療?

鼻竇炎治療就像「三管齊下」策略:用藥物消滅敵人、自我護理改善環境、必要時手術清除障礙。

鼻竇炎的治療方式需要根據病因和嚴重程度量身定制。治療目標包括緩解症狀、消除感染源、降低發炎反應和改善鼻竇引流。對於輕微的鼻竇炎,家庭自我照護和非處方藥物通常就能有效緩解症狀;中度至重度的細菌感染則需要抗生素治療;而長期慢性或反覆發作的鼻竇炎可能需要更積極的醫療干預,包括長期用藥或手術治療。

無論採取哪種治療方式,保持鼻腔濕潤和良好的生活習慣都是康復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。

鼻竇治療方式

  1. 選擇適合藥物:針對細菌感染的抗生素治療(通常需10-14天,必須完成整個療程);暫時緩解鼻塞的減充血劑(口服或鼻噴霧,但鼻噴霧不可使用超過3天);減輕發炎的類固醇鼻噴劑;舒緩過敏症狀的抗組織胺;緩解疼痛的非處方止痛藥如ibuprofen或acetaminophen;這些藥物需按醫師指示使用,不同藥物組合可能針對不同症狀和病因。
  2. 做好自我照護:鹽水洗鼻是簡單有效的方法,能清除鼻腔黏液和刺激物,改善通氣和減輕發炎;溫熱蒸氣吸入(洗澡時或使用加濕器)可舒緩鼻腔並幫助排出黏液;充分水分攝取能稀釋黏液,促進排出;溫熱敷於疼痛部位可緩解不適;維持室內適當濕度和空氣清新,避免過敏原和刺激物也很重要。
  3. 考慮手術治療:當藥物治療無效或解剖結構問題明顯時,外科手術可能成為必要選擇;內視鏡鼻竇手術是常見方式,能清除阻塞物、引流積液並擴大鼻竇開口;氣球鼻竇擴張術是較不侵入性的選擇,使用微型氣球擴張狹窄的鼻竇通道;手術後仍需配合藥物治療和生活習慣改變,以防症狀復發。

鼻竇炎多久會好?

鼻竇炎康復時間因人而異,有些人幾週就能康復,有些人可能要奮戰數月,關鍵在於病因、治療和你的「合作度」。

鼻竇炎的恢復時間高度取決於病症類型和治療方式。一般而言,急性鼻竇炎在適當治療下,通常會在1-4週內好轉;而慢性鼻竇炎(症狀持續超過12週)則需要更長的治療時間,甚至可能需要數月到一年不等。恢復時間還會受到個人免疫系統狀況、是否有過敏體質、治療是否及時、是否遵循醫囑等因素影響。值得注意的是,症狀消失不等於完全康復,過早停止治療可能導致復發。如果症狀持續或反覆發作,可能需要考慮更積極的治療方式,如手術干預。

鼻竇炎會傳染嗎?

鼻竇炎本身不會傳染,但引起它的感冒病毒可能會傳給你的親朋好友,讓他們也有機會「中獎」

鼻竇炎作為一種發炎狀況,本身並不會直接傳染給他人,就像扭傷腳踝不會傳染一樣,鼻竇發炎也不會。然而,導致鼻竇炎的原因可能具有傳染性。例如,引發鼻竇炎的感冒病毒可以通過飛沫、密切接觸等方式傳播給他人,使他們感染相同的病毒。但值得注意的是,不是每個感染病毒的人都會發展成鼻竇炎,這取決於個人的鼻腔結構、免疫系統和整體健康狀況。另外,單純由細菌感染引起的鼻竇炎,或是過敏性鼻竇炎,都不具傳染性。

總結與建議

鼻竇炎雖然常見,但只要掌握正確知識和治療方法,大多數情況都能有效控制,關鍵是及早識別症狀,找出根本原因,採取適當治療。從均衡飲食、規律運動到良好睡眠、養成健康生活習慣,都能大幅減少鼻竇炎發作風險和嚴重程度。別輕忽持續超過十天的症狀,尤其是伴隨高燒、劇烈頭痛或視力變化時,應立即就醫。鼻竇炎本身不會直接傳染,但良好衛生習慣能避免感冒病毒的傳播!

新莊五股泰山耳鼻喉科推薦、輔大醫院耳鼻喉科推薦-胡皓淳醫師,專長治療聲音沙啞、打鼾、呼吸中止、過敏性鼻炎、鼻中膈彎曲、聽力受損。有耳鼻喉相關問題,別忘了來找胡皓淳醫師!

延伸閱讀
胡皓淳 醫師
胡皓淳 醫師
輔大醫院耳鼻喉科主任、輔大醫學系助理教授。生活哲學是踏實低調、穩定前行。獨處的時候會看電影、歷史小說與奇幻文學、動畫漫畫,特別喜歡魔戒三部曲。自我期許年紀愈長、愈能散發成熟知性魅力、就像50歲的喬治克隆尼、60歲的史恩康納萊。對世界的期待則是善良不會被當成弱點。 經歷節錄: • 輔大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/主任 • 陽明交通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 • 天主教輔仁大學醫學系助理教授 • 台灣耳鼻喉頭頸外科醫學會專科醫師 • 台灣顏面整形重建外科醫學會專科醫師 • 台灣頭頸部腫瘤醫學會專科醫師 • 台灣耳科醫學會專科醫師 專精領域: •聲音沙啞 •過敏性鼻炎 •鼻中膈彎曲 •打鼾 •睡眠呼吸中止 •重聽

焦點專題

最新文章

最新影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