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 年 9 月 1 日 下午 2:03
首頁專家區肝硬化懶人包:症狀、前兆、...

肝硬化懶人包:症狀、前兆、原因、治療方式一次看

放大/縮小文字
肝硬化常見原因,包括酒精、病毒性肝炎與脂肪肝

肝不好會怎樣?肝硬化聽起來很嚴重,到底是怎麼回事?得了肝硬化會有什麼症狀?能不能治好?腹水出現後還能活多久?飲食上要注意什麼?這篇文章,由黃士維醫師把肝硬化的重要資訊都整理好了,幫你搞懂這個常見的肝臟疾病。

肝硬化是什麼?

肝硬化就是肝臟長期受傷後,健康的肝細胞逐漸被疤痕組織取代,導致肝臟變硬、功能變差的嚴重疾病。

當肝臟長期受到傷害,健康的肝細胞會慢慢死亡,而被疤痕組織取代。這些疤痕組織會讓肝臟變得又硬又僵,無法正常運作。肝臟本來負責很多重要功能,像是過濾血液中的毒素、製造蛋白質、儲存能量和幫助消化等,一旦硬化就會影響這些功能。肝硬化通常發展很慢,早期可能沒什麼明顯症狀,但如果不治療,最後可能導致肝衰竭等嚴重後果。

肝硬化致病因素

  1. 長期喝太多酒:酒精在肝臟代謝時會產生有毒物質,長期下來會造成肝細胞發炎、死亡,最後形成疤痕組織。持續飲酒讓肝臟來不及完全修復,傷害就會慢慢累積,最後可能導致酒精性肝硬化。
  2. B型或C型肝炎:這兩種病毒感染如果沒有好好治療,可能會變成慢性肝炎,長期下來導致肝臟反覆發炎受傷,進而發展成肝硬化。在台灣,這是很常見的肝硬化原因。
  3. 脂肪肝惡化:和肥胖、糖尿病及高血脂有關的非酒精性脂肪肝,如果持續發展也可能導致肝硬化。當肝臟堆積太多脂肪,會引起發炎反應,長期下來可能變成肝纖維化和肝硬化。
  4. 其他因素:包括自體免疫性肝炎(免疫系統錯誤攻擊肝臟)、遺傳性疾病(如血色素沉著症、威爾森氏症等)也可能導致肝硬化,但相對較少見。

肝硬化症狀有哪些?

肝硬化的症狀從早期不明顯,到晚期可能出現黃疸、腹水和意識混亂等嚴重問題。

肝硬化的症狀會隨著病情進展而改變。早期可能沒什麼明顯症狀,或者只有一些輕微不適。隨著病情發展,患者可能會開始感到疲倦、沒胃口、體重減輕、噁心和右上腹不舒服。到了晚期,當肝功能嚴重受損時,會出現一連串更明顯的症狀,顯示肝臟已經無法正常運作,無法代謝毒素、調節血液凝固或製造重要蛋白質。

肝硬化常見症狀

  1. 消化系統問題:食慾變差、體重下降、腹脹感。因為肝臟無法正常處理食物和消化液,會導致腹部不舒服、噁心想吐,嚴重時甚至可能大便變黑或吐血,這通常是因為食道或胃部靜脈曲張破裂引起的。
  2. 皮膚與外觀變化:當肝臟無法代謝膽紅素時,皮膚和眼白會變黃(黃疸)。可能還會皮膚癢、容易瘀青和出血,以及手掌發紅等症狀。
  3. 腹水與腦病變:晚期肝硬化可能導致腹部積水(腹水),使肚子腫脹。此外,毒素無法被肝臟清除而積在血液中,可能引起肝性腦病,表現為精神混亂、記憶力變差,嚴重時甚至會昏迷。

肝硬化腹水能活多久?

出現腹水的肝硬化患者,如果不治療,約一半的人會在1-3年內死亡,但積極治療可以大幅延長存活時間。

肝硬化出現腹水表示疾病已經進展到較嚴重的階段,這是肝功能嚴重受損的徵兆。腹水是肝硬化常見的併發症,指的是腹腔內異常積聚太多液體。當肝臟產生的白蛋白減少,加上門靜脈壓力升高,液體就會從血管漏出到腹腔。腹水出現後,如果沒有積極治療,預後通常比較差,但每個人的情況不同,存活時間取決於肝功能受損程度、併發症嚴重程度及治療效果等因素。

肝硬化腹水存活時間

  1. 病情嚴重度:腹水如果難以控制且一直復發,存活期通常較短。若同時出現其他併發症,像是肝性腦病、腎功能衰竭或食道靜脈曲張出血等,死亡風險會明顯增加,平均存活時間可能只剩幾個月。
  2. 治療反應:對鹽分限制、利尿劑和白蛋白等標準治療反應良好的患者,存活期可以明顯延長。如果能控制腹水、改善肝功能,加上定期追蹤和良好的健康管理,部分患者可以存活好幾年。
  3. 肝臟移植機會:對符合條件的患者來說,肝臟移植是最能徹底解決問題的方法。成功接受肝移植的患者,五年存活率可達75-85%,大幅改善生活品質和預期壽命,是晚期肝硬化最有效的治療選擇。

肝硬化如何治療?

肝硬化治療主要包括解決原因、保護剩餘肝功能、預防併發症,嚴重時則考慮肝臟移植。

肝硬化治療的首要目標是阻止肝臟繼續受損,讓剩下的健康肝組織能夠維持基本功能。治療方法會根據肝硬化的原因、嚴重程度和患者個人情況而不同。雖然已經形成的疤痕組織很難完全恢復,但適當治療可以減緩疾病進展,改善生活品質,延長壽命。當肝功能嚴重喪失時,肝臟移植是最有效的治療方式,能給患者新生。

肝硬化治療方式

  1. 對症下藥:首先要找出並處理導致肝硬化的原因,控制原因可以有效減緩疾病進展,例如:酒精性肝硬化患者必須完全戒酒;病毒性肝炎引起的肝硬化需要抗病毒治療;自體免疫性肝炎則要用免疫抑制劑。
  2. 藥物和飲食管理:醫師會開保護肝臟的藥物,如抗氧化劑和抗纖維化藥物。患者需要限制鹽分攝取、適量補充蛋白質,避免過度勞累,並定期補充維生素和礦物質,幫助維持肝功能和整體健康。
  3. 處理併發症:腹水可以用利尿劑和低鹽飲食控制;靜脈曲張出血需要內視鏡治療;肝性腦病則要調整藥物和飲食;感染需要及時使用抗生素。積極預防和處理這些併發症是延長存活時間的關鍵。
  4. 肝臟移植:對於晚期肝硬化患者,特別是肝功能明顯衰竭或反覆出現難以控制的併發症時,肝臟移植是最理想的治療選擇。成功的肝臟移植可大幅改善患者的生活品質和預後,但需要符合嚴格的評估條件。

肝硬化不能吃什麼?

肝硬化患者要避開酒精、高鹽食物、高脂食物、加工食品和生食,減輕肝臟負擔。

肝硬化患者的飲食限制主要是為了減輕肝臟的代謝負擔,預防併發症發生,並維持良好的營養狀態。因為肝臟是人體主要的解毒和代謝器官,當肝功能受損時,某些食物會加重肝臟負擔或增加併發症風險。特別是已經有腹水或肝性腦病的患者,飲食控制更加重要。合理的飲食安排能幫助控制症狀,減緩疾病進展,提高生活品質。

肝硬化避免的食物

  1. 酒精飲料:所有肝硬化患者都必須完全戒酒,不管原本的病因是什麼。酒精會直接傷害肝細胞,加速肝臟纖維化,即使少量酒精也可能加重肝臟負擔。啤酒、紅酒、烈酒及含酒精的藥物都要避免。
  2. 高鹽食物:特別是已經出現腹水的患者,要嚴格限制鹽分攝取。高鹽食物會導致體內水分滯留,加重腹水和水腫。醃漬品、加工肉類、罐頭食品、調味料、鹹餅乾等都含有高鹽分,應盡量避免。
  3. 高脂肪和油炸食物:這類食物不容易消化,會增加肝臟代謝負擔。肥肉、油炸食品、全脂乳製品、椰奶等高脂食物,會讓肝臟處理脂肪的壓力增加,加重病情,應選擇低脂或脫脂替代品。
  4. 生食和未煮熟的食物:肝硬化患者免疫力下降,應避免吃生食或未完全煮熟的食物,如生魚片、生菜沙拉、生蛋等,以減少細菌感染風險。食物應徹底煮熟再吃,預防可能的食源性感染。

總結與建議

肝硬化雖然嚴重,但透過早期發現和正確治療,多數患者仍能過上品質不錯的生活。記得定期檢查肝功能,不喝酒、均衡飲食、適度運動,這些都是保護肝臟的好方法。如果有任何肝臟相關問題,趁早就醫檢查,別等到症狀明顯才處理!保持良好生活習慣,肝臟健康,全身才會健康。

延伸閱讀
黃士維 院長
黃士維 院長
秀傳醫療體系總院長,專精微創腹腔鏡、達文西與Hugo機器人手術,擅長疝氣、腹股溝疝氣及高階切口疝氣修復與胃食道逆流。惟二獲選日本內視鏡醫學會榮譽院士的台灣醫師,同時身為 IRCAD 國際微創手術教學中心亞洲區院長 與微創手術講師。致力於手術教育、醫療外交、醫療AI手術、醫材創新與台灣醫療產業人才的培養。以最低復發率和最精準技術為國際知名,也守護咱台灣人的健康。 經歷節錄: • 秀傳醫療體系 中部院區 總院長 • 亞洲遠距微創手術中心 院長 • 台灣疝氣醫學會 理事 • 台灣內視鏡外科醫學會 理事 • 秀傳紀念醫院 內視鏡外科/一般外科 主治醫師 • 教育部部定副教授 • 美國杜蘭大學醫學系 專精領域: • 腹腔鏡疝氣手術 • 腹腔鏡肝膽胰手術 • 微創機器人手術 • 胃食道逆流 • 疝氣手術

焦點專題

最新文章

最新影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