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 年 4 月 4 日 上午 10:23
首頁主題區疾病症狀人工椎間盤 懶人包:優缺點...

人工椎間盤 懶人包:優缺點、使用年限、術後保養方式?

放大/縮小文字
背部疼痛的人

如果你的椎間盤已經壞掉,導致長期腰痠背痛,甚至影響日常活動,人工椎間盤手術 可能是個解決方案。但很多人最擔心的問題是:手術後怎麼照顧?能撐多久?真的比較好嗎?這篇文章由神經外科 謝炳賢醫師,帶你認識人工椎間盤優缺點、使用年限,還有術後該注意的保養方式。

人工椎間盤是什麼?

人工椎間盤就是幫你換掉已經受損、退化的椎間盤,讓脊椎維持穩定,減少疼痛

當你的椎間盤因為受傷或老化無法正常運作,醫生會把它移除,然後放入人工椎間盤。這樣可以減少神經壓迫、恢復脊椎的靈活度,讓你可以正常活動,不用再受長期背痛困擾。

人工椎間盤的功能

  1. 替換壞掉的椎間盤:減少壓迫,讓疼痛感降低。
  2. 恢復脊椎的靈活度:不像傳統的椎間盤融合手術,人工椎間盤可以讓脊椎正常彎曲和轉動
  3. 減少其他脊椎部位的負擔:維持脊椎的自然動作,不會讓其他椎間盤負荷變大,降低二次受傷的機率。

什麼時候需要人工椎間盤?

如果你的椎間盤嚴重退化或突出,造成長期疼痛,甚至影響行動,可能需要考慮人工椎間盤手術

像是長期腰痠背痛,站久、坐久都不舒服,或是下肢麻木、無力,甚至影響到日常生活,醫生可能會建議你做這項手術。

人工椎間盤適用狀況

  1. 椎間盤退化,影響活動:年紀大了,椎間盤變薄、變硬,導致脊椎僵硬不靈活。
  2. 椎間盤突出,壓迫神經:壓到神經就會造成背痛、腿麻,甚至影響行走能力。
  3. 保守治療無效:如果已經嘗試藥物、復健、拉伸,還是沒有改善,可能就需要手術。

人工椎間盤有健保給付嗎?

人工「頸椎」椎間盤有健保補助,但只限特定情況,腰椎的人工椎間盤目前還是要自費

從 110 年 12 月 1 日起,健保開始給付人工頸椎椎間盤手術,不過不是每個人都能申請,只有 頸椎 C4/5 或 C5/6 這兩個節段(也就是脖子中間的位置)有嚴重退化或突出,導致神經被壓迫,影響生活的患者,才符合補助資格。

健保會幫忙支付部分手術費用,每顆人工椎間盤補助 233,658 點(大約 23 萬多元的健保點數),但手術還是需要經過醫師評估,並不是想做就能做

人工椎間盤

哪些人符合健保補助?

  1. 只能用在頸椎 C4/5 或 C5/6:如果你的問題出現在其他節段,或是腰椎,健保就不會補助,手術費用得自己負擔。
  2. 醫師判定嚴重影響生活:你必須有 長期的頸部疼痛、手麻、神經壓迫等症狀,而且 吃藥、復健都沒用,醫生認為手術是唯一選擇,才能申請健保補助。
  3. 健保審核通過:健保局會審查你的病歷和影像資料(如 MRI),確認符合條件才會核准給付。

提醒:目前腰椎人工椎間盤還是要自費,不在健保補助範圍內。如果你是考慮腰椎手術,記得先跟醫生確認手術費用,了解健保能幫忙哪些部分,以免術後才發現要付一大筆錢。

人工椎間盤優缺點?

人工椎間盤的最大好處就是讓脊椎保持靈活,減少疼痛,但手術還是有風險,需要長期復健。

相較於傳統的「椎間盤融合手術」,人工椎間盤的活動度較高,恢復速度較快,但仍然有可能出現術後不適或磨損問題

人工椎間盤的優點

  1. 保持脊椎靈活度:不像椎間盤融合手術,人工椎間盤不會限制脊椎的活動。
  2. 降低疼痛與壓迫:減少對神經的擠壓,緩解腰痛與腿麻。
  3. 恢復快,生活影響小:手術後可以比較快回到日常生活,康復期比融合手術短。

人工椎間盤的缺點

  1. 手術風險:手術可能有感染、出血或神經損傷的風險。
  2. 長期耐用度問題:人工椎間盤會隨著使用而磨損,可能需要再換一次。
  3. 術後復健要求高:如果不按時做復健,可能會影響手術效果,甚至造成脊椎不穩定。

人工椎間盤壽命、使用年限?

人工椎間盤的壽命大約 10~20 年,但具體時間還是要看個人體質、生活習慣和活動量。

腰椎人工椎間盤的使用壽命通常比頸椎長(15~20 年),因為頸椎活動比較頻繁,所以可能會較快磨損(10~15 年)。

背部疼痛的女人

影響人工椎間盤壽命的因素

  1. 腰椎 vs. 頸椎:腰椎承受重量較大,但頸椎活動範圍廣,使用壽命相對較短。
  2. 材質影響:高分子材料或金屬陶瓷椎間盤的耐用度較高,但仍會受到日常活動影響。
  3. 個人生活習慣:姿勢不良、過度運動或搬重物,都可能加速人工椎間盤的磨損。

人工椎間盤術後保養方式?

術後保養的關鍵在於避免過度用力,循序漸進地復健,確保脊椎恢復穩定

術後前幾週要多休息,避免搬重物或長時間彎腰,之後再慢慢增加活動量,讓脊椎適應新的人工椎間盤。

術後保養重點

  1. 適當休息,避免過度活動:手術後幾週內,避免過度彎腰或長時間站立,讓傷口癒合更順利。
  2. 循序漸進的復健:根據醫師指示,從簡單的伸展運動開始,慢慢增加活動量。
  3. 保持良好姿勢:避免久坐不動,注意坐姿、站姿,減少對椎間盤的壓力。
  4. 避免劇烈運動:術後幾個月內避免高衝擊運動,如跑步、舉重,防止椎間盤受損。

總結與建議

人工椎間盤手術可以幫助改善疼痛、恢復脊椎活動,但術後的保養和復健才是關鍵。如果你考慮做這項手術,記得和醫生詳細討論,了解自己的狀況是否適合。手術後也要遵守醫師的建議,好好保養,才能確保手術效果長久,讓你的脊椎保持最佳狀態。

若傷勢持續不見改善,建議儘早諮詢謝炳賢醫師,獲得適當的治療與建議,確保肌肉健康回歸日常生活。

延伸閱讀
謝炳賢 醫師
謝炳賢 醫師
宜蘭陽大附醫神經外科主治醫師。在醫師工作上重視細節、一絲不苟,脫下醫師袍之後是一個熱愛新奇刺激事物、動靜皆宜的大男孩。喜歡衝浪、聽電子音樂、有時也會打電動、下廚做菜。在朋友們養了三隻貓的年紀,我養了三個小孩,大家都說我是真勇者。最喜歡的顏色的桃紅色。 經歷節錄: • 宜蘭陽大附醫神經外科主治醫師 • 前雙和醫院住院醫師/總醫師 • 圍棋業餘一段 專精領域: •頸椎、腰椎 •微創手術 •腦震盪 •腦中風 •坐骨神經痛 •下背痛

焦點專題

最新文章

最新影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