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每當季節變換、天氣忽冷忽熱時,很多人開始打噴嚏、流鼻水,甚至發燒、全身痠痛。這時候,你會不會懷疑:「到底是普通感冒,還是流感?」其實,流感和一般感冒的症狀、嚴重程度、治療方式都不一樣,這篇由耳鼻喉科胡皓淳主治醫師,帶你弄清楚兩者的差異,對症處理,避免病情加重!
流感 VS 感冒差在哪?
流感與感冒最大的不同在於發病速度、症狀嚴重程度與併發症風險,流感來得快、病程長,容易引發嚴重併發症;而感冒通常症狀較輕,恢復速度較快。
流感是由流感病毒(A、B 、C型)引起的,而感冒則是由各種不同的病毒(如鼻病毒、冠狀病毒)引發的輕微上呼吸道感染。流感通常會突然高燒(38°C 以上)、全身肌肉痠痛、極度疲倦;而感冒則較溫和,多半以流鼻水、打噴嚏、喉嚨痛為主。此外,流感的併發症風險較高,可能引發肺炎、心肌炎等嚴重疾病,因此需要更積極的治療與預防。
流感 vs 感冒差異
比較項目 | A 型流感 | B 型流感 | C 型流感 | 普通感冒 |
---|---|---|---|---|
病因 | A 型流感病毒變異性高,容易大流行 | B 型流感病毒局部流行 | C 型流感病毒影響較輕微 | 多種病毒(鼻病毒、冠狀病毒等) |
發病 | 突然發作,幾小時內症狀加重 | 突然發作,但通常較 A 型輕微 | 緩慢發作,像一般感冒 | 漸進式加重,發病速度較慢 |
症狀 | 高燒(38°C↑)、全身痠痛、極度疲倦、劇烈咳嗽 | 發燒、肌肉痠痛、疲倦、咳嗽 | 輕微發燒、喉嚨痛、流鼻水、咳嗽 | 流鼻水、打噴嚏、喉嚨痛、輕微咳嗽 |
痊癒 | 約 7-14 天,疲倦感可能持續 2-3 週 | 約 7-10 天,疲勞感可能持續 | 約 3-5 天,症狀較輕 | 約 5-7 天,恢復較快 |
併發症 | 高 可能引發肺炎、心肌炎、腦炎等 | 中等 可能導致支氣管炎、中耳炎 | 低 幾乎不會有併發症 | 低 通常不會引發嚴重疾病 |
傳染 | 極強 可引發全球大流行 | 強 通常在特定區域流行 | 低 不易造成大規模傳播 | 低於流感 主要透過飛沫或接觸傳播 |
治療 | 需抗病毒藥物,48 小時內服用效果最佳 | 需抗病毒藥物,但通常較 A 型輕 | 以緩解症狀為主,不需特別治療 | 休息、多喝水、緩解症狀為主 |
預防 | 接種流感疫苗、戴口罩、勤洗手 | 接種流感疫苗、良好衛生習慣 | 良好衛生習慣 | 維持健康習慣、增強免疫力 |
流感是什麼?有哪些類型?
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,流感來得快、症狀嚴重,可能導致嚴重併發症。
流感病毒分為 A、B、C 三型,其中 A 型變異性最大,經常引起全球流行;B 型則以局部流行為主;C 型影響較小,不太會引發大規模疫情。流感主要透過飛沫傳播,尤其在冬天、初春等季節交替時最容易爆發。
認識流感
- 病毒種類:A 型流感最常變異,也是流感大流行的主因,B 型則是較小型的區域流行。
- 傳播方式:透過打噴嚏、咳嗽的飛沫傳染,也可能因接觸到被病毒污染的物品而感染。
- 流行季節:台灣流感主要在冬季與初春流行,氣溫變化大時人體免疫力下降,感染風險更高。
流感症狀有哪些?症狀幾天?
流感的症狀發展迅速,通常會突然高燒、全身痠痛、咳嗽,症狀可能持續 5-7 天,兒童比成人更容易出現腸胃不適。
與一般感冒不同,流感的症狀通常在感染後 1-4 天內爆發,最明顯的是發燒(38℃ 以上)、肌肉痠痛、極度疲倦,並伴隨咳嗽、喉嚨痛。
成人以呼吸道症狀為主,而兒童可能會出現噁心、嘔吐、腹瀉等腸胃症狀,甚至併發中耳炎。
流感症狀特徵
- 成人常見症狀:發燒、咳嗽、喉嚨痛、肌肉痠痛、頭痛,極度疲倦。
- 兒童常見症狀:可能出現嘔吐、腹瀉、食慾不振等腸胃不適,部分會併發中耳炎。
- 症狀持續時間:發病後約 5-7 天,虛弱感可能持續 2-3 週。
流感潛伏期多久?
流感的潛伏期約 1-4 天,平均 2 天,發病前 1 天就有傳染力,發病後 5-7 天內仍可能傳染他人。
流感的傳染力極強,尤其發病後 3-4 天病毒量最高,兒童的傳染期甚至可能長達 10 天以上,因此感染後應避免上班上學,以免傳播病毒。
流感傳染期與預防
- 傳染力高峰:發病後 3-4 天病毒量最高,這段期間應避免外出。
- 兒童傳染期較長:兒童可能持續傳染 7-10 天,比成人更久。
- 減少傳染:生病時戴口罩、勤洗手,與家人分開休息,避免病毒擴散。
流感多久會好?
流感的恢復時間因人而異,大部分患者會在 7-14 天內康復,但疲倦感可能持續更久。
發燒通常在 3-5 天內退去,但不代表完全康復,咳嗽和疲倦感可能持續數週。如果病情超過 2 週仍未改善,或症狀加重,應儘快就醫,以排除併發症的可能。
流感的康復期
- 急性期:發燒通常在 3-5 天內退去,但身體仍然虛弱。
- 完全康復:從發病到恢復正常體力約 2 週,需補充水分與營養。
- 併發症風險:若 2 週後仍持續不適,或症狀加重,應立即就醫。
流感怎麼辦?要看醫生嗎?
流感的治療以緩解症狀為主,必要時醫生會開立抗病毒藥物,最好在 48 小時內服用,以縮短病程。
確診流感後,醫生可能會開抗病毒藥物,如克流感或瑞貝塔,幫助減少病毒複製。此外,患者應臥床休息、多喝水、補充營養,避免劇烈運動,以利身體恢復。
流感治療方式
- 抗病毒藥物:48 小時內服用效果最佳,可減少病程與併發症風險。
- 生活照護:臥床休息、多喝水、吃清淡食物,保持空氣流通。
- 預防傳染:戴口罩、勤洗手、避免與家人密切接觸,以免傳播病毒。
流感不看醫生會好嗎?
流感雖然可以自行痊癒,但不建議「硬撐」,因為流感比一般感冒嚴重,若沒有適當治療,可能會拖長病程,甚至引發肺炎、心肌炎等嚴重併發症。
流感和一般感冒不同,抗病毒藥物必須在發病 48 小時內使用效果最好,能有效縮短病程並降低併發症風險。如果症狀明顯,像是高燒 38°C 以上、全身痠痛、極度疲倦,或咳嗽嚴重影響呼吸,最好馬上去看醫生。特別是老人、幼兒、孕婦或慢性病患者,流感可能讓病情迅速惡化,務必要及早就醫!
不就醫 3 大風險
- 錯過黃金治療時間:抗病毒藥物需要在 48 小時內服用才有效,錯過了病程可能會拉長,康復速度變慢。
- 可能引發嚴重併發症:流感若未妥善治療,可能發展成肺炎、支氣管炎、心肌炎等嚴重疾病,甚至危及生命。
- 高風險族群病情惡化:老年人、幼兒、孕婦和慢性病患者特別容易因流感惡化成重症,務必儘早就醫。
流感傳染力多久?
流感的傳染期比許多人想像得還要長,從發病前 1 天開始,到發病後 5-7 天都還具傳染力,兒童甚至可能長達 10 天以上。
這意味著,當你還沒出現明顯症狀時,可能已經在不知不覺中傳染給別人了。流感的傳染力最強的時期是發病後 3-4 天,病毒量最高,因此如果確診流感,最好在家休息,減少與他人接觸,避免傳播病毒。
認識流感傳染期
- 最強傳染期:發病後 3-4 天內病毒量最高,傳染力最強,這時候應該盡量待在家休養,避免傳染他人。
- 兒童傳染期較長:兒童的流感傳染期可能長達 7-10 天,因此如果家中有小孩感染流感,照顧時更需要特別注意防護。
- 防止傳播方法:戴口罩、勤洗手、與家人分開休息、避免出門,特別是在傳染力最強的期間,減少與他人接觸是最有效的防護。
總結與建議
流感不是一般的小感冒,如果輕忽不治療,可能會拖長病程,甚至導致嚴重併發症,特別是對於老人、小孩、孕婦或慢性病患者來說更是如此。因此,出現疑似流感症狀,最好在 48 小時內就醫,讓醫師評估是否需要抗病毒藥物治療,縮短病程、降低風險。
此外,預防比治療更重要! 平時應該養成戴口罩、勤洗手、保持社交距離的習慣,每年施打流感疫苗,提升免疫力,這樣才能有效降低感染風險,保護自己和家人。如果有進一步的健康問題,建議向醫師諮詢,以獲得最適合的治療建議!
新莊五股泰山耳鼻喉科推薦、輔大醫院耳鼻喉科推薦-胡皓淳醫師,專長治療聲音沙啞、打鼾、呼吸中止、過敏性鼻炎、鼻中膈彎曲、聽力受損。有耳鼻喉相關問題,別忘了來找胡皓淳醫師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