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 年 10 月 15 日 上午 3:57
首頁主題區五十肩會自己好嗎?肩周炎症...

五十肩會自己好嗎?肩周炎症狀、原因、治療一次看懂

放大/縮小文字
五十肩物理治療與熱敷改善肩部疼痛的示意圖

「肩膀痛到舉不起來,是五十肩嗎?」「五十肩會自己好嗎?」肩部疼痛和活動受限讓許多人困擾不已。究竟什麼是五十肩?為什麼會發生?又該如何治療呢?作為骨科醫師,我常遇到許多患者因為不了解五十肩而延誤治療。這篇文章將帶你完整了解五十肩的症狀、原因和治療方式,讓你不再為肩膀疼痛而煩惱。

五十肩是什麼?

五十肩是一種常見的肩部疼痛問題,正式名稱是「沾黏性肩關節炎」。

五十肩的成因主要是肩關節周圍的結締組織發炎或退化所導致,特別是肩關節囊變得僵硬,造成關節活動受限。因為多發生在50歲左右的人身上,所以俗稱「五十肩」。隨著年齡增長,肩部組織彈性下降,更容易受損和僵硬。

五十肩的典型症狀是肩關節僵硬與疼痛,嚴重影響日常生活。患者會發現無法正常抬高手臂、難以做後背動作,連穿衣服和洗澡都會感到疼痛。

五十肩的特徵

  1. 疼痛加劇:夜間疼痛特別明顯,常常痛到睡不著覺。連輕微的肩膀活動都會引起劇烈疼痛。
  2. 活動受限:肩膀像被「冰凍」住一樣,無法正常舉手、轉動。日常動作如梳頭、穿衣都變得困難。
  3. 漸進性惡化:症狀會逐漸加重,從輕微不適到嚴重疼痛,其進展過程平均約為1至2年。

五十肩發生在哪裡?

五十肩主要影響肩關節的整個結構,包括關節囊、韌帶和周圍肌肉。

肩關節是人體活動度最大的關節,由多個部位組成。當這些部位發生問題時,就會出現五十肩的症狀。了解五十肩的發生位置,有助於理解為什麼會有這些症狀。

主要影響部位

  1. 肩關節囊:關節囊是包覆整個肩關節的組織,五十肩時會變厚、緊縮,限制關節活動。這是造成肩膀「僵硬」的主要原因。
  2. 肱骨頭周圍:上臂骨的頂端區域,周圍的軟組織發炎會造成疼痛。當手臂活動時,發炎的組織會互相摩擦產生疼痛。
  3. 肩胛骨連接處:肩胛骨與手臂骨的連接區域,負責肩膀的穩定性。這裡的韌帶和肌肉緊縮會限制肩膀的活動範圍。

五十肩的原因是什麼?

五十肩通常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,包括年齡老化、使用過度和外傷等。

大部分的五十肩都是「原發性」的,也就是沒有明確的受傷原因,而是因為年齡增長和日常使用累積造成的。不過,有些人是因為外傷或其他疾病引起的「次發性」五十肩。

常見原因

  1. 年齡老化:50歲後肩部組織開始退化,關節囊變得不夠柔軟,容易發炎和沾黏。這是最主要的原因,也是為什麼叫做「五十肩」。
  2. 長期使用不當:重複的肩部動作、長時間維持不良姿勢,會讓肩部組織承受過多壓力。例如長期使用電腦、提重物等。
  3. 外傷或手術後:肩膀受傷、骨折或手術後,如果沒有適當活動,容易導致組織沾黏形成五十肩。

五十肩有哪些症狀?

五十肩的症狀會隨著病程發展而改變,通常分為三個階段。

五十肩不是突然發生的,而是逐漸惡化的過程。了解不同階段的症狀,有助於及早發現和治療。每個階段的症狀和治療重點都不同。

五十肩三階段症狀

發炎期(2-9個月)主要是疼痛,特別是夜間疼痛。肩膀開始變得僵硬,但活動度還沒有完全受限。這時候疼痛會很明顯。
僵硬期(4-12個月)疼痛稍微減輕,但肩膀變得非常僵硬。這是活動受限最嚴重的時期,很多日常動作都做不到。
恢復期(5-24個月)疼痛和僵硬逐漸改善,肩膀活動度慢慢恢復。但完全康復可能需要很長時間。

五十肩有什麼禁忌?

五十肩患者要避免會加重症狀的動作和行為,同時也要注意日常生活的調整。

錯誤的處理方式可能會讓五十肩惡化,延長恢復時間。了解什麼不能做,和了解該怎麼做一樣重要。

應該避免的行為

  1. 避免完全不動:雖然疼痛,但完全不活動會讓肩膀更加僵硬。要在不引起劇烈疼痛的範圍內適度活動。
  2. 避免過度活動:不要勉強做會引起劇烈疼痛的動作,如提重物、過頭運動等。這會加重發炎反應。
  3. 避免不良姿勢:長時間維持同一姿勢會讓肩膀更僵硬。要定時變換姿勢,避免肩膀長時間處於不自然的位置。

五十肩如何治療?

五十肩的治療需要根據不同階段採用不同的方法,大部分患者可以透過保守治療獲得改善。

治療的目標是減少疼痛、改善活動度,並縮短病程。雖然五十肩可能會自己好,但適當的治療能大大減少痛苦和縮短恢復時間。

治療方式

  1. 藥物治療:使用消炎止痛藥減少疼痛和發炎。在急性疼痛期特別有效,能幫助患者度過最痛苦的階段。
  2. 物理治療:透過專業的復健運動,逐漸增加肩膀活動度。物理治療師會根據不同階段設計適合的運動計畫。
  3. 注射治療:在關節內注射類固醇,能快速減少發炎和疼痛。適合用在疼痛非常嚴重的患者身上。

五十肩如何復健?

復健是五十肩治療的重要環節,需要耐心和持續的努力。

復健的目標是恢復肩膀的活動度和肌力,預防再次發生。正確的復健運動不僅能加速康復,還能預防其他肩膀問題。

復健重點

  1. 漸進式活動度訓練:從簡單的擺手動作開始,逐漸增加活動範圍。不要急躁,要循序漸進。
  2. 肌力強化訓練:當疼痛緩解後,開始進行肌力訓練,強化肩膀周圍的肌肉群,提供更好的支撐。
  3. 專業指導很重要:在物理治療師指導下進行復健,確保動作正確,避免二次傷害。每個人的狀況不同,需要個別化的治療計畫。

五十肩的飲食注意事項?

適當的飲食調整能幫助減少發炎反應,加速康復過程。

五十肩本質上是一種發炎性疾病,透過飲食控制發炎反應,能夠輔助治療效果。雖然飲食不能直接治癒五十肩,但能幫助改善症狀。

飲食建議

  1. 避免促發炎食物:少吃油炸食品、加工肉類、甜食等會增加身體發炎反應的食物。這些食物可能會讓疼痛和發炎更嚴重。
  2. 多吃抗發炎食物:深海魚類(富含omega-3)、深色蔬菜、堅果等食物有抗發炎效果。能幫助身體對抗發炎反應。
  3. 保持均衡營養:充足的蛋白質幫助組織修復,維生素C和D對於軟組織健康很重要。營養均衡有助於整體康復。

總結與建議

五十肩是一個需要時間康復的疾病,患者要有耐心和正確的治療觀念。雖然五十肩可能會自己好,但適當的治療能大大減少痛苦和縮短病程。

記住三個重點:適度活動、正確治療、耐心等待。不要因為疼痛就完全不動,也不要勉強做會加重疼痛的動作。

如果你有肩膀疼痛的問題,建議及早就醫檢查。早期診斷和治療,能讓你更快恢復正常的生活品質!

新竹竹北苗栗骨科推薦|肩膝關節鏡運動醫學人工關節置換|東元綜合醫院張耀元醫師,守護你的關節健康!

延伸閱讀
張耀元 醫師
張耀元 醫師
新竹竹北骨科專科醫師,運動醫學專精,擅長肩關節鏡、膝關節鏡、人工關節置換及微創骨折手術,喜歡運動所以也在乎讓人重返運動場與提昇成績!融合生醫硏究與醫學專業解決運動傷害與關節問題。 台大醫學院畢業,攻讀交大生醫生醫博士班,台大骨科口試榜首。致力將生醫優化思維融入運動醫學,用專業守護桃竹苗運動愛好者的健康。 經歷節錄: • 東元綜合醫院 骨科主治醫師 • 台大醫院骨科部住院醫師 • 台大醫院骨科部總醫師 • 美國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骨科部交換研習 • 中華民國骨科醫學會專科醫師 • 骨科專科醫師甄試口試榜首 • 國立台灣大學醫學系 專精領域: • 運動醫學 • 微創骨折手術、小兒骨折手術 • 膝關節鏡與肩關節鏡手術 • 關節炎、人工關節置換手術 • PRP注射、疼痛控制

焦點專題

最新文章

最新影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