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你知道腹股溝疝氣手術後該怎麼照顧嗎?傷口要怎麼清潔才不會發炎?手術後的飲食需要特別注意什麼嗎?其實,術後護理做得好,不僅能讓傷口恢復更快,還能降低復發的風險。這篇文章由黃士維院長,分享腹股溝疝氣術後的護理重點,讓你或家人在手術後安心恢復,早日回到日常生活。
腹股溝疝氣是什麼?
腹股溝疝氣就是腸子或腹腔內的組織從大腿根部的薄弱點突出來,形成一個摸得到的腫塊。
腹股溝疝氣是很常見的外科問題,主要發生在大腿根部也就是腹股溝區域。當腹腔內的器官,像是腸子或脂肪組織,從腹壁比較薄弱的地方向外突出時,就形成了腹股溝疝氣。患者通常會在站立、咳嗽或用力時,看到或摸到該區域有一個明顯的腫塊,而平躺下來時這個腫塊可能會縮回去。如果不及時處理,嚴重時可能引起腸阻塞或組織壞死等併發症。
腹股溝疝氣症狀?
腹股溝疝氣最明顯的症狀就是在大腿根部出現一個腫塊,通常會在用力或站立時更明顯,躺下時會變小或消失。
當你有腹股溝疝氣時,最容易發現的就是腹股溝或陰囊處出現一個看得見摸得到的腫塊。這個腫塊在你站立、咳嗽或提重物時會更容易跑出來,躺下時可能會自己縮回去。很多患者會覺得疝氣處有點痛、灼熱感或被拉扯的感覺,特別是站太久或運動後更明顯。如果你發現腫塊變得紅腫、劇痛或怎麼推都推不回去,就要趕快去看醫生,這可能代表疝氣已經卡住了,需要緊急處理。
腹股溝疝氣常見徵兆
- 摸得到的腫塊:疝氣最典型的表現就是在腹股溝或陰囊處形成一個腫塊,尤其在站立或用力時更明顯,躺下時可能會變小或消失。
- 局部疼痛感:疝氣處可能會有悶痛、脹痛或被拉扯的感覺,活動後通常會加重。
- 其他不適症狀:若疝氣壓迫到腸道,可能會引起脹氣、噁心或便秘等腸胃問題。
腹股溝疝氣原因?
腹股溝疝氣主要是因為腹壁先天就比較薄弱,再加上腹部壓力增加,導致腸子或腹膜從薄弱處突出來。
這種薄弱可能是天生的,也可能是後天造成的,像是經常咳嗽、搬重物、便秘時太用力,甚至是懷孕期間腹部壓力變大,都可能增加腹股溝疝氣的風險。年紀大一點的人、體重過重或曾經動過腹部手術的人,也比較容易出現腹股溝疝氣。
腹股溝疝氣常見成因
- 先天腹壁薄弱:有些人天生腹股溝部位的組織就比較薄弱,比較容易形成疝氣。
- 腹部壓力增加:長期咳嗽、便秘、搬重物等會讓腹部內的壓力增加,長久下來可能導致疝氣。
- 年齡增長:隨著年紀變大,肌肉和組織會逐漸鬆弛,腹股溝疝氣的機率也會跟著提高。

腹股溝疝氣檢查方式?
醫師主要透過視診和觸診來檢查腹股溝疝氣,必要時會安排超音波或電腦斷層掃描做進一步確認。
腹股溝疝氣的檢查通常從醫師的視診和觸診開始。醫師會請你站立或咳嗽,觀察腹股溝區域是否有明顯的凸起。觸診時,醫師會用手指在腹股溝處按壓,感覺是否有突出的腸子或組織。如果症狀不是很明顯,可能會安排超音波或電腦斷層(CT)檢查,來確認是不是真的有疝氣,並評估疝氣的嚴重程度。
腹股溝疝氣檢查方法
- 醫師觸診:醫師會觀察腹股溝是否有突起,並請你咳嗽或用力來確認是否有異常。
- 超音波檢查:用超音波可以清楚看到突出的腸子或其他組織,特別適合疝氣比較小或不明顯的情況。
- 電腦斷層掃描:當懷疑疝氣位置比較深或難以確認時,CT掃描可以提供更清楚的影像。
腹股溝疝氣如何治療?
腹股溝疝氣的治療主要是手術,因為它不會自己好,也沒有藥物可以治療。
想要根本解決腹股溝疝氣,手術是唯一的方法,因為疝氣不會自己好,也沒有藥物可以治療。手術主要有傳統開刀和腹腔鏡兩種方式,醫師會根據疝氣的大小、你的年齡和健康狀況來選擇最適合的方法。如果疝氣很小,而且沒有明顯的不適,醫師可能會建議先觀察一段時間。但如果已經開始疼痛,或是腸子卡住無法推回去,就建議儘快接受手術,避免情況惡化。

腹股溝疝氣治療方式
- 傳統手術:醫師會在腹股溝處開一個傷口,把突出的組織推回腹腔,然後縫合加強腹壁。現在的傳統手術通常會搭配人工網膜來補強薄弱的腹壁,這個人工網膜是由特殊材質製成,可以與人體組織相容並長期留在體內。網膜的作用就像是在破洞的地方放上一塊補丁,不僅能夠支撐薄弱的腹壁,還能大幅降低疝氣復發的機率。這種方式適合疝氣比較大或情況比較複雜的患者。
- 腹腔鏡手術:透過幾個小傷口放入器械進行操作,傷口比較小、恢復也比較快。這種方式特別適合雙側疝氣或需要快速回到工作崗位的人。
- 觀察與追蹤:如果疝氣很小,而且沒有不舒服的感覺,醫師可能會建議先觀察,同時提醒你避免提重物或過度用力。
腹股溝疝氣術後護理?
腹股溝疝氣手術後,要特別注意傷口照顧、避免提重物和調整飲食,才能促進傷口癒合並避免疝氣復發。
腹股溝疝氣手術後,傷口要保持乾燥,並按照醫師的指示更換敷料。剛開始要避免提重物或做劇烈運動,以免腹部壓力上升導致疝氣復發,而飲食方面可以多吃些高纖維的食物,減少便秘的情況。如果發現傷口有紅腫、發燒或滲出液體,要趕快回診檢查,避免感染影響恢復。
腹股溝疝氣術後照護重點
- 傷口護理:保持傷口乾燥清潔,按照醫師指示更換敷料,避免沾水或摩擦,降低感染的風險。
- 活動限制:手術後1到2週內避免提重物或做激烈運動,以免傷口裂開或腹部壓力增加。
- 飲食調整:建議多吃蔬菜水果、全穀類等高纖維食物,減少便祕並降低腹部壓力。
- 血糖控制:術後要特別注意血糖控制,因為高血糖會影響傷口癒合速度,增加感染風險。建議按時測量血糖,遵循醫師建議的藥物治療和飲食控制。
- 戒菸控制:吸菸會影響血液循環,延緩傷口癒合,也會增加術後併發症的風險。建議術前術後都要戒菸,如果無法完全戒除,至少在手術前後數週內停止吸菸。
總結與建議
腹股溝疝氣手術後的照顧其實並不困難,重點是要遵循醫師的指示,做好傷口的照護、控制活動量並調整飲食,只要照顧得宜,大多數患者都能順利康復,避免疝氣再次發作。預防勝於治療,平時也要避免長期便祕、提重物或過度用力咳嗽,才能減少腹股溝疝氣復發的機會。
彰化彰濱 秀傳醫療體系 黃士維院長,是微創機器人手術權威,消化道、疝氣手術專家!擁有豐富的外科臨床經驗,擅長從生活型態與個人需求出發,規劃最合適你的診療方案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