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「醫師,我家小朋友感冒後一直說耳朵痛,是不是中耳炎?」
「孩子才剛治療好中耳炎,怎麼又復發了?」
「我游泳後耳朵悶悶的,會不會也是中耳炎?」
如果你也有這些疑問,那就一定要看下去!身為耳鼻喉科醫師,我想跟你說:中耳炎雖然很常見,但只要掌握正確的預防和治療方法,其實就能好好守護家人的聽力。
一、為什麼這麼多人會得中耳炎?
中耳炎是兒童最常見的感染症
根據醫學統計,中耳炎在兒童族群的發生率驚人:
- 1歲以前:約60%以上的嬰幼兒感染過中耳炎
- 3歲以前:高達80%以上的兒童會有中耳炎病史
- 6歲以前:幾乎所有兒童都至少感染過一次中耳炎
這代表什麼?簡單說,中耳炎幾乎是每個小孩成長過程中都躲不掉的「大魔王」。特別是孩子剛上學、開始團體生活後,就像進入了病毒練功房,得到中耳炎的機率自然會飆高。
兒童特別容易得中耳炎的原因
1. 耳咽管的構造
兒童的耳咽管比成人更短、更水平,這讓細菌和病毒更容易從鼻咽部逆行進入中耳腔。成人的耳咽管較長且傾斜,能更有效防止病原體入侵。
2. 免疫系統尚未成熟
6歲以下的孩子免疫系統還在發育中,對抗感染的能力相對較弱,特別容易在感冒後併發中耳炎。
3. 感冒頻率高
學齡前兒童平均每年感冒6-8次,每次感冒都是中耳炎的潛在誘因。
成人也會得中耳炎嗎?
雖然中耳炎以兒童為主,但成人也可能感染,常見原因包括:
- 感冒後併發症:鼻塞嚴重時,擤鼻涕過於用力
- 過敏性鼻炎:長期鼻塞影響耳咽管功能
- 游泳感染:水從鼻腔或口腔通過耳咽管進入中耳
- 免疫力低下:糖尿病、癌症治療期間等
- 職業因素:飛行員、潛水員等壓力變化大的工作
重點提醒:很多人以為游泳時水灌入耳朵會導致中耳炎,這是錯誤觀念!真正原因是泳池水從鼻腔或口腔通過耳咽管進入中耳。
二、中耳炎有哪些症狀?別錯過這些警訊!
兒童中耳炎的典型症狀
由於幼兒無法清楚表達不適,家長需要特別注意以下症狀:
明顯症狀:
- 持續哭鬧、煩躁不安:特別是夜晚或平躺時
- 一直摸耳朵、拉扯耳朵:表示耳朵不舒服
- 發燒:通常在38°C以上
- 食慾不振、睡眠困難
- 聽力暫時減退:對聲音反應遲鈍
需要警覺的症狀:
- 耳朵流出分泌物:可能是鼓膜破裂的徵象
- 嚴重頭痛、頸部僵硬:可能有併發症
- 持續高燒超過3天
- 平衡感異常、走路不穩
成人中耳炎的症狀表現
成人較能清楚描述症狀,常見表現包括:
- 耳朵疼痛:從輕微不適到劇烈疼痛
- 聽力減退或過度敏感:感覺聲音悶悶的或異常刺耳
- 耳朵有悶脹感:像是被塞住一樣
- 耳鳴:聽到嗡嗡聲或其他雜音
- 頭暈:特別是急性期
- 發燒:通常比兒童輕微
中耳炎的發展過程
第一階段:病毒感染上呼吸道。感冒病毒先感染鼻子和喉嚨,引起發炎和大量鼻水。
第二階段:耳咽管受影響。發炎蔓延到耳咽管,導致腫脹或阻塞,中耳的分泌物無法正常排出。
第三階段:中耳積水並感染。積聚的液體為細菌提供繁殖環境,進而發展成中耳炎。
三、中耳炎該如何治療?
專業醫師診斷最重要
如果懷疑是中耳炎,記得要找耳鼻喉科醫師檢查。醫師會用耳鏡看看耳朵,必要時也會做聽力檢查,確認後再依照狀況安排合適的治療。
診斷工具:
- 耳鏡檢查:觀察鼓膜顏色、透明度和移動性
- 鼓膜功能測試:評估中耳壓力和鼓膜活動
- 聽力檢查:確認聽力損失程度
- 細菌培養:必要時檢驗感染菌種
治療方式因病情而異
輕微中耳炎(觀察治療)
- 適用於2歲以上、症狀輕微的患者
- 先觀察2-3天,多數會自行好轉
- 使用止痛藥緩解不適
- 充足休息和水分補充
細菌感染(抗生素治療)
- 確診細菌感染時必須使用抗生素
- 療程通常7-10天,必須完整服用
- 症狀通常在2-3天內開始改善
- 不可自行停藥,避免抗藥性產生
慢性積水(手術治療)
- 中耳積水持續3個月以上
- 鼓膜穿刺術:排出積液
- 通氣管置入:預防再次積水
- 腺樣體切除:針對反覆感染的患者
治療期間在家可以怎麼做?
症狀緩解撇步:
- 適當使用止痛退燒藥
- 溫敷耳朵周圍緩解疼痛
- 保持頭部略微抬高睡覺
- 避免搭飛機等氣壓變化大的活動
飲食調整:
- 多喝溫開水,保持水分充足
- 避免冰品、油炸、辛辣食物
- 攝取富含維生素C的蔬果
- 減少乳製品攝取(可能增加黏液分泌)
四、中耳炎如何預防?
從源頭預防感冒
預防中耳炎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減少上呼吸道感染:
基本防護措施:
- 勤洗手:特別是接觸公共物品後
- 避免人群聚集:感冒流行期間減少出入公共場所
- 充足睡眠:增強免疫力
- 均衡飲食:攝取足夠營養素
- 適度運動:提升整體健康狀況
疫苗接種:
- 肺炎鏈球菌疫苗:可預防常見的中耳炎致病菌
- 流感疫苗:減少流感引起的併發症
- 按時完成常規疫苗接種
正確的鼻腔照護
擤鼻涕的正確方法:
- 一次只擤一邊鼻孔:避免壓力過大
- 輕輕擤鼻涕:不要太用力
- 使用柔軟衛生紙:避免刺激鼻腔
鼻腔清潔:
- 使用生理食鹽水清洗鼻腔
- 保持鼻腔濕潤,避免過度乾燥
- 治療過敏性鼻炎,減少鼻塞機會
游泳時的預防措施
游泳前準備:
- 確認耳朵沒有感染或傷口
- 選擇水質良好的游泳池
- 避免在感冒期間游泳
游泳中注意:
- 避免嗆水:這是最重要的預防措施
- 不要在水中倒立或跳水
- 使用合適的泳鏡和鼻夾
游泳後處理:
- 將頭斜向一側,讓耳內水分流出
- 輕輕用毛巾擦乾外耳
- 如有積水感,可側頭單腳跳動
- 急/慢性中耳炎患者不宜游泳
五、什麼時候該立即就醫?
以下情況請不要猶豫,立即尋求醫療協助:
緊急就醫情況:
- 耳朵流出膿液或血液
- 持續高燒超過3天
- 嚴重頭痛或頸部僵硬
- 聽力突然明顯下降
- 平衡感異常、走路不穩
- 面部麻痺或無力
盡快就醫情況:
- 症狀持續超過3天沒有改善
- 反覆發作的中耳炎
- 服用抗生素後症狀沒有緩解
- 兒童出現行為異常或過度煩躁
中耳炎會有後遺症嗎?
大多數急性中耳炎在適當治療後會完全恢復,不會留下後遺症。但如果延誤治療或反覆感染,可能出現:
- 聽力損失:暫時性或永久性
- 語言發展遲緩:特別是學齡前兒童
- 慢性中耳炎:需要長期治療
- 顱內併發症:如腦膜炎(極為罕見)
建立正確的就醫觀念
定期追蹤很重要
- 治療結束後需要回診確認痊癒
- 反覆感染的孩子需要定期檢查
- 建立完整的病歷記錄
不要自行停藥
- 抗生素必須按時服用完整療程
- 症狀改善不代表完全痊癒
- 過早停藥可能導致復發或抗藥性
家長教育同樣重要
- 學會觀察孩子的症狀變化
- 了解何時需要緊急就醫
- 配合醫師的治療計畫
保護全家人的耳朵健康
對於家有幼兒的父母:
- 定期帶孩子接種疫苗
- 學會正確的鼻腔清潔方法
- 建立良好的衛生習慣
- 不要過度擔心,但也不能輕忽
對於成人朋友:
- 感冒時避免用力擤鼻涕
- 游泳時注意預防措施
- 控制過敏性鼻炎等慢性疾病
- 定期健康檢查
如果懷疑中耳炎,請立即諮詢專業耳鼻喉科醫師
每個人的情況不同,需要個別評估和治療。專業醫師能提供最適當的診斷和治療建議,幫助您和家人遠離中耳炎的困擾。
記住,預防勝於治療,但早期診斷和適當治療更是保護聽力健康的關鍵。讓我們一起守護全家人的耳朵健康!6歲以下兒童80%都得過!中耳炎症狀與預防重點
新北中和桃園八德中壢耳鼻喉科推薦-王曜醫師,專精鼻過敏治療、睡眠中止、耳鳴、打鼾、聽力與呼吸道問題。如果您有相關困擾,歡迎來診諮詢,由王曜醫師為您提供專業評估與治療建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