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產後掉髮讓你困擾嗎?每天清理排水孔頭髮時是否感到心慌?懷孕期間頭髮濃密亮麗,為何生產後卻大把掉落?產後掉髮原因是什麼?會持續多久?頭髮還會長回來嗎?有什麼方法可以改善這個情況?吃什麼食物對頭髮健康有幫助?這篇文章由柯博桓醫師,帶你一起了解產後掉髮的相關知識,幫助你安心度過這段時期。
產後掉髮原因?
產後掉髮主要是因為荷爾蒙劇烈變化,導致毛髮生長週期異常。
產後掉髮是許多新手媽媽在生產後會經歷的常見現象,懷孕期間,女性體內的雌激素升高,使頭髮停留在生長期變長,減少正常的掉髮情況。但當寶寶出生後,體內荷爾蒙迅速恢復到正常水平,那些原本應該掉落的頭髮就會在短時間內一起脫落,造成產後大量掉髮的情況。這種現象通常在產後3至6個月達到高峰,之後會逐漸恢復正常。
產後掉髮主要因素
- 荷爾蒙變化:生產後雌激素水平驟降,導致原本因懷孕而延長生長期的頭髮同時進入休止期,造成短時間內大量掉髮現象。這是身體自然調節的過程,屬於暫時性的生理反應。
- 壓力與疲勞:照顧新生兒帶來的睡眠不足、精神緊張和身心壓力,會刺激腎上腺素分泌,進一步促使頭髮提前進入休止期,造成掉髮情況。
- 營養不均衡:產後媽媽若未攝取足夠的蛋白質、鐵質、鋅和維生素,特別是B族維生素,會影響頭髮健康成長。均衡飲食對改善掉髮狀況有顯著幫助,建議多攝取富含這些營養素的食物。
產後掉髮持續多久?
產後掉髮通常持續約3至6個月,最長可達一年就會自然恢復。
產後掉髮是新媽媽常見的生理現象,一般會在產後3個月左右開始明顯,並在4至6六個月時達到高峰。多數媽媽的掉髮情況會在產後6個月至9個月間逐漸改善,頭髮開始重新生長。整個週期最長約持續一年,屆時頭髮的數量和質地多能恢復到孕前狀態。但每個人的體質不同,恢復時間也會有所差異,不需過度擔心。
產後掉髮恢復階段
- 初期階段(產後2-3個月):此時掉髮現象開始變得明顯,早晨起床或洗頭時會發現大量掉髮。這是因為荷爾蒙快速下降,原本因懷孕而停滯在生長期的頭髮同時進入休止期並脫落所致。
- 高峰期(產後4-6個月):這段時間掉髮量達到最高峰,每天可能掉落超過正常量數倍的頭髮。許多媽媽會注意到髮際線後退或頭髮變得稀疏,尤其是頭頂和太陽穴區域。
- 恢復期(產後6-12個月):掉髮情況開始緩解,新的頭髮開始生長。雖然初期可能看起來細軟且短,但之後頭髮就會逐漸恢復濃密,大約一年內大多數媽媽的頭髮狀況能回到產前的狀況。

產後掉髮會長回來嗎?
產後掉髮通常是暫時性的,絕大多數情況下頭髮都會自然長回來。
產後掉髮是生理正常現象,不是永久性脫髮問題。當媽媽們生產後,體內荷爾蒙變化,使許多頭髮同時進入休止期並脫落,造成明顯掉髮,而這些掉落的頭髮會在荷爾蒙水平趨於穩定後重新生長。大約產後6至12個月,頭髮數量通常能恢復到產前狀態。若掉髮情況持續超過一年或特別嚴重,建議尋求醫師協助。但如果本身有女性雄性禿的患者,可能在產後落髮後就會有明顯落差。
產後掉髮長回來的關鍵
- 自然恢復過程:產後掉髮基本上是自限性的,隨著荷爾蒙逐漸回穩,頭髮會重新開始生長週期。初期新生的頭髮可能較細軟,但隨時間會變得強韌。多數新媽媽無需特別治療,頭髮就能在一年內自然恢復。
- 營養與生活習慣:均衡飲食對頭髮恢復至關重要,尤其是富含蛋白質、鐵質、鋅和維生素B的食物。同時充足睡眠、減輕壓力也能促進頭髮健康生長。可考慮補充維生素或礦物質,但最好先諮詢醫師意見。
- 特殊情況與就醫時機:若產後一年後掉髮仍嚴重、出現頭皮發炎、禿塊或頭髮明顯稀疏,可能是其他健康問題如甲狀腺異常或產後甲狀腺炎所致。此時應尋求皮膚科或婦產科醫師評估,確認是否需要進一步檢查或治療。
如何改善產後掉髮?
若是有產後掉髮的問題,可透過飲食調整、改變生活習慣的方式來改善。
產後掉髮是暫時性現象,大多數情況下,透過日常保養和生活調整就能緩解症狀並促進頭髮恢復。重點是均衡飲食、減輕壓力、溫和護髮與避免過度造型。
產後掉髮改善方法
- 營養與飲食調整:攝取富含蛋白質、維生素B群、鐵質、鋅和維生素D的食物,如瘦肉、蛋、深綠色蔬菜、全穀類和堅果。這些營養素是頭髮生長的基本建材,能促進新髮生長並強化現有髮絲。必要時可在醫師建議下適當補充營養品。
- 頭髮護理與造型建議:選用溫和無矽靈洗髮精,避免高溫吹整與化學處理。使用寬齒梳輕柔梳理,減少過度拉扯。可考慮剪短髮型,不僅減輕頭髮重量增加蓬鬆感,也能減少脫落時的明顯程度,讓媽媽們在恢復期間更有信心。
- 生活習慣與壓力管理:要有充足睡眠,找家人協助分擔育兒責任。利用寶寶午睡時間休息或做些輕鬆活動,或是嘗試冥想、深呼吸或輕度運動來舒緩壓力。因為持續的高壓狀態會影響荷爾蒙平衡,不利頭髮恢復,因此調整心態與學習放鬆非常重要。
- 專業協助與治療選項:若掉髮嚴重或持續超過一年,建議就醫評估。醫師可能建議使用米諾地爾(Minoxidil)外用液促進頭髮生長,或開立血液檢查確認是否有貧血或甲狀腺問題。
產後掉髮吃什麼食物?

產後掉髮可透過攝取富含蛋白質、維生素、礦物質的食物來改善頭髮健康。
產後掉髮期間的飲食調整非常重要,因為適當的營養能促進新髮生長並改善頭髮品質。頭髮主要由蛋白質組成,所以需要足夠的優質蛋白質來支持生長;同時各種維生素與礦物質也扮演關鍵角色,特別是鐵質、鋅、維生素B群和維生素D。均衡飲食比單一補充品更有效,但產後媽媽常因照顧新生兒而忽略自身營養,應特別注意飲食品質。
產後掉髮營養補充建議
- 蛋白質與膠原蛋白來源:每日攝取足夠的優質蛋白質是頭髮生長的基礎,建議選擇瘦肉、魚類、雞蛋、豆類製品及堅果等食物。魚類中的鮭魚、鯖魚不僅含優質蛋白,還富含omega-3脂肪酸,有助減輕發炎反應並促進頭皮健康。
- 鐵質與維生素C的食物:缺鐵是掉髮的常見原因,尤其產後可能因出血而導致鐵質流失,而深綠色蔬菜、紅肉、黑木耳、紅棗、紫菜等富含鐵質。搭配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如柑橘類水果、奇異果等可提高鐵質吸收效率,讓頭髮得到充分氧氣與營養。
- 維生素B群與生物素食物:維生素B群對頭髮健康非常重要,特別是生物素(維生素B7),可適量攝取全穀類、牛奶、雞蛋、菠菜、酪梨、香蕉等,富含維生素B群的食物。這些營養素能幫助頭髮細胞新陳代謝,促進角蛋白生成,使頭髮更強韌有光澤。
- 鋅與抗氧化物質:鋅參與多種與頭髮生長相關的生化反應,像是牡蠣、南瓜子、芝麻、黑豆等食物富含鋅質。此外,抗氧化物質能減少自由基對頭髮毛囊的損傷,建議多食用莓果類、深色蔬菜、堅果等抗氧化食物,有助於創造健康的頭髮生長環境。
總結與建議
產後掉髮是暫時性的生理現象,多數媽媽只要給予身體時間,頭髮就會自然恢復。在這段期間,維持均衡飲食、溫和護髮並減輕壓力是關鍵。若你正經歷產後掉髮的問題,一定要開始調整生活習慣,選擇溫和的洗髮產品,給自己更多休息時間,因為健康的頭髮源自健康的身體與心靈喔!
台中台北植髮專業,雄性禿、生髮推薦-柯博桓醫師!專精男性禿頭、生髮、M型禿、分區禿、疤痕植髮、植鬍。重視精準度與自然感,擅長客製化植髮設計,使用最新FUE技術,有植髮需求,歡迎來找柯博桓醫師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