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你有沒有發現月經不太正常,經血忽多忽少,甚至莫名其妙出血,或是懷孕一直沒消息?這些問題很可能跟子宮內膜息肉 有關。子宮內膜息肉 其實就是子宮內膜表面長出來的良性組織突起,形狀像小肉球,大小不一,有時完全沒感覺,有時卻會讓你出血、經痛,甚至影響生育。這篇文章由嚴絢上醫師,用最簡單的方式,幫你一次搞懂息肉怎麼來、怎麼檢查、怎麼治療,讓你對婦科問題更清楚。
子宮內膜息肉 是什麼?
子宮內膜息肉 是子宮內膜表面長出的良性組織突起,形狀像小肉球或小肉瘤,大小從幾毫米到幾公分都有。這些息肉是由子宮內膜的腺體和基質組成,血液供應豐富。息肉可能只有一顆,也可能同時長多顆。有些人完全沒症狀,有些則會出現不規則出血、經血量增加,甚至影響生育。
認識子宮內膜息肉
- 大多良性:絕大部分息肉都是良性的,變成癌症機率很低,但還是要定期追蹤。
- 大小和數量不一:息肉大小從幾毫米到幾公分都有,數量可能是一顆或多顆同時存在。
- 症狀多樣:有些人完全沒感覺,有些會出現異常出血、經痛或不孕等問題。
子宮內膜 息肉原因?
子宮內膜息肉 形成的原因目前醫學上還沒完全明確,但普遍認為跟體內荷爾蒙失衡有關,特別是雌激素過度刺激子宮內膜生長。除此之外,年紀越大,子宮內膜 細胞變化越多,還有遺傳和基因變異,也可能讓子宮內膜 細胞異常增生,形成息肉。
造成子宮內膜息肉原因
- 荷爾蒙失衡:體內雌激素過高或長期刺激,容易讓子宮內膜過度生長,像更年期前、肥胖或接受荷爾蒙替代療法的女性風險較高。
- 年齡因素:年紀越大,子宮內膜細胞變化越多,息肉發生機率也會增加。
- 遺傳與基因變異:部分息肉中發現特定基因變異和染色體異常,這些變異會影響細胞生長調控,讓細胞失控增生。
子宮內膜息肉 症狀?
子宮內膜息肉 症狀很不一定,有些人完全沒感覺,只有在做其他檢查時才發現。大多數患者會有月經不規則、經血量增加,或月經期間出血,尤其性行為後可能會出血。息肉較大時會引起經痛,下腹悶痛或壓迫感,嚴重時甚至可能導致貧血。
子宮內膜息肉 的症狀
- 月經異常:經血量忽多忽少,經期拉長,甚至會有血塊。
- 不規則出血:月經間期、性行為後或停經後可能出血,雖然量不多,但很讓人困擾。
- 腹部不舒服:下腹悶悶的,有時排尿或性行為時也會覺得不舒服。
子宮內膜息肉 怎麼檢查?
醫師會先問診和做婦科檢查,接著安排經陰道超音波做初步篩檢。最準確的是子宮鏡檢查,可以直接看到息肉,還能同時切除。切除後會送病理檢查,確認息肉是良性還是有其他問題。
檢查方式
- 超音波初篩:經陰道超音波能清楚看到子宮內膜厚度和息肉異常。
- 子宮鏡檢查:用內視鏡直接觀察子宮內膜,準確找到息肉位置。
- 病理切片:將切除的息肉送病理檢查,確定是否良性。
子宮鏡手術治療好處?
子宮鏡手術是目前治療子宮內膜息肉 最推薦的方法,醫師能直接看到息肉並精準切除,不會傷害正常子宮內膜 。手術傷口小、疼痛輕微,恢復快,還能保留子宮功能,對有生育需求的女性特別重要。
治療優勢
- 精準微創:直接看到息肉,切除乾淨又不傷正常組織。
- 恢復快:多數患者手術後一兩天就能恢復日常生活。
- 保留生育力:切除息肉後,懷孕機會會明顯提升。
子宮鏡手術會痛嗎?
子宮鏡手術通常會用局部或全身麻醉,手術過程中幾乎不會痛,只會有輕微壓迫感。術後可能會有像經痛的悶痛感,用止痛藥就能緩解。大部分人隔天就能正常活動,生活影響很小。
手術疼痛感受
- 麻醉舒緩:手術時會有麻醉,讓你不會感覺痛,過程輕鬆。
- 術後輕微不適:像經痛一樣的悶痛,通常幾天內就會消失。
- 恢復快:多數患者隔天就能正常工作和生活,不用長時間休息。
總結與建議
子宮內膜息肉 是子宮內膜長出來的良性組織突起,大小和數量不一定,症狀從沒感覺到出血、經痛不等。成因主要是荷爾蒙失衡、年齡增長和基因變異。檢查以經陰道超音波和子宮鏡為主,子宮鏡手術切除是目前最有效且恢復快的治療方式。若有異常出血或不孕問題,建議還是要盡早就醫檢查。
台北新北婦產科推薦。產檢|子宮鏡|微創手術|尿失禁鬆弛治療 ,台北新北 婦產科主治醫師 , 有婦產科問題別忘了來找嚴絢上醫師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