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 年 10 月 16 日 下午 1:52
首頁主題區肝癌微創手術懶人包:手術流...

肝癌微創手術懶人包:手術流程、復原時間、注意事項

放大/縮小文字
肝癌微創手術流程與術後照護示意圖

當面對肝癌診斷,該選擇什麼治療方式呢?微創手術傷口小、恢復快、併發症少,是許多肝癌患者的新選擇。究竟什麼是肝癌微創手術?它與傳統開腹手術有何不同?適合哪些患者?手術過程怎麼進行?復原需要多久時間?術前術後有哪些重要注意事項?這篇文章由黃士維醫師,從手術原理、流程、優缺點、復原時間到注意事項,全方位解析肝癌微創手術知識,幫助你在面對治療決策時更有信心。

肝癌微創手術是什麼?

肝癌微創手術是現代化的治療方式,醫師不需開大傷口,而是透過數個小切口,利用特殊手術儀器和影像導航系統進入體內處理腫瘤。

這種手術方式比傳統開腹手術傷害小,病人失血量較少,術後恢復較快,住院時間縮短,疼痛感也減輕。醫師能精確找到腫瘤位置,只移除必要組織,保留更多健康的肝臟功能。

肝癌微創手術特點

  1. 手術傷口小且恢復快:微創手術只需幾個約0.5-1公分的小切口,不像傳統手術需要切開長達十幾公分的傷口。這讓患者術後疼痛減輕,恢復時間大幅縮短,通常可在術後幾天內出院。
  2. 手術精準度高:醫師使用高解析度的影像系統及精密儀器,能更精確地定位腫瘤並進行治療。精準的手術可以降低對周圍健康組織的損害,並且保存更多的肝功能。
  3. 適用範圍廣:微創技術可應用於多種肝癌治療方式,包括腫瘤切除、射頻消融、微波消融等。即使是較複雜的手術,如肝段切除,現在也能透過微創技術進行,讓更多患者能受惠於低侵襲性治療。

肝癌微創手術流程?

肝癌微創手術流程是從術前評估、麻醉準備到手術執行及術後恢復的完整治療過程。

肝癌微創手術流程是一連串有系統的治療步驟,從確診後的術前評估開始,進行各項檢查確認手術可行性。接著是麻醉準備,醫護人員會先讓病人進入全身麻醉狀態,接下來醫師會在腹部開幾個小洞,插入腹腔鏡和手術器械,透過影像導引精確切除腫瘤。手術完成後,縫合傷口並送往恢復室觀察,之後再轉入病房進行術後照護和追蹤。

肝癌微創手術主要階段

  1. 術前評估與準備階段:醫師會進行詳細的肝功能、腫瘤位置及大小評估,包括各種影像檢查如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。同時評估患者的整體健康狀況,決定是否適合進行微創手術,並向病人及家屬說明手術方式、風險和術後照護事項。
  2. 手術執行階段:在全身麻醉下,醫師於腹部開3至5個約0.5-1公分的小孔,置入腹腔鏡、手術器械和攝影設備。醫師透過高解析度螢幕觀察肝臟情況,精確找出腫瘤位置,用特殊器械切除腫瘤或進行局部治療。最後止血確認無誤後縫合傷口。
  3. 術後恢復階段:手術完成後,病人先在恢復室觀察生命徵象,確認穩定後轉入病房。術後第一天可能開始進食流質食物,並逐漸下床活動。病人通常在術後3-5天即可出院,但仍需定期回診追蹤,評估恢復情況及腫瘤控制效果。

肝癌微創手術優缺點?

肝癌微創手術相較於傳統開腹手術有許多優勢,包括傷口小、疼痛輕、恢復快、住院時間短等特點,對病人的生活品質影響較小。

不過微創手術也有其限制,例如對於大型腫瘤或位置複雜的腫瘤可能不適用,且醫師需要特殊訓練和經驗。此外,部分複雜情況下可能需要轉為開腹手術,手術時間也可能較長,設備成本較高。

肝癌微創手術優點

  1. 創傷小恢復快:微創手術只需幾個小切口,不像傳統手術需要長達15-20公分的傷口。病人術後疼痛較輕微,出血量少,住院時間短,通常3-5天就能出院,恢復期縮短,能較快回到正常生活。
  2. 併發症風險降低:微創技術可減少手術部位感染風險,降低肺部併發症機率,術後形成疤痕或沾黏的可能性也較低。由於肝臟暴露時間較短,器官保護較好,能維持更好的肝功能,對肝功能不佳的病人特別有利。

肝癌微創手術缺點

  1. 技術要求高且適用有限:微創手術需要醫師具備專業訓練和豐富經驗,技術門檻高。對於腫瘤太大(超過5公分)、數量多、位置靠近主要血管或肝門區的複雜病例,可能不適合採用微創方式。某些情況下,原定的微創手術可能需中途改為傳統開腹手術。

肝癌微創手術風險與併發症

雖然微創手術具備傷口小、疼痛輕、恢復快的優點,但仍是一項高難度的肝臟手術,潛在風險包括:

  1. 術中出血:肝臟血管密集,若腫瘤靠近大血管,可能造成嚴重出血,必要時需轉為開腹手術。
  2. 肝功能受損:手術切除部分肝臟後,短期內肝功能可能下降,特別是原有慢性肝炎或肝硬化者需密切監測。
  3. 膽汁滲漏與感染:部分患者術後可能出現膽汁外漏或腹腔感染,需要延長引流或抗生素治療。
  4. 肝癌復發:即使手術成功切除腫瘤,仍可能因潛在微小病灶或肝功能問題導致復發,因此術後追蹤非常重要。

肝癌微創手術復原多久?

肝癌微創手術復原期通常比傳統手術短,但整體來說比傳統開腹手術快很多。

一般而言,大多數患者術後3-5天即可出院,傷口疼痛感較輕微且恢復較快。基本生活功能可在出院後1-2週內逐漸恢復正常,包括飲食、行走等。不過完全恢復到術前狀態,包括體力完全恢復、傷口完全癒合,則需要4-6週時間,有些患者可能需要更長時間。

肝癌微創手術復原階段

  1. 初期復原期(住院期):手術後通常住院3-5天,期間醫護人員會監測生命徵象、傷口狀況及肝功能恢復情形。患者術後當天可能開始喝水,第二天開始進食流質或軟質食物,並在醫護指導下嘗試下床活動,促進腸胃功能和血液循環恢復。
  2. 中期復原期(出院後2週):出院返家後,患者需適度休息但也應逐漸增加活動量。這階段傷口疼痛感減輕,基本自理能力恢復,可進行輕度家務和短距離行走。飲食上可逐漸恢復正常,但仍需避免過於油膩或刺激性食物,保持低鹽飲食有助肝臟恢復。
  3. 長期復原期(出院後4-6週):大多數患者在手術後4-6週可恢復日常活動和工作,但仍需避免重物提舉和劇烈運動。這階段傷口已基本癒合,體力逐漸恢復,肝功能指標趨於穩定。患者需按醫囑定期回診追蹤,進行血液檢查和影像檢查,評估腫瘤控制情況。

提醒:「若術後出現黃疸、腹痛、發燒或持續疲倦等情況,應立即回院檢查,以排除膽汁滲漏、感染或肝功能異常等併發症。」

肝癌微創手術注意事項?

患者在手術前需要配合醫師進行完整檢查,告知所有正在服用的藥物,特別是血液稀釋劑。

手術前需要禁食禁水,確保腸胃道淨空,而手術後要注意傷口照護、飲食調整、適度活動和休息,避免劇烈運動和重物提舉。同時定期回診非常重要,遵循醫囑進行追蹤檢查,監測肝功能和腫瘤控制情況。

肝癌微創手術要注意

  1. 術前準備與配合:手術前至少8小時需禁食禁水,確保手術時腸胃道淨空。術前需告知醫師所有正在服用的藥物,特別是血液稀釋劑和中草藥,部分可能需要暫停使用。若有慢性疾病如糖尿病、高血壓等,需事先與醫師討論手術期間的控制方式。
  2. 術後傷口和飲食照護:傷口需保持乾燥清潔,洗澡時避免浸濕傷口,觀察是否有紅腫、異常分泌物等感染徵兆。飲食方面從流質食物開始,逐漸恢復正常飲食,選擇低鹽、高蛋白、易消化的食物,避免油膩、刺激性食物和酒精,分次少量進食較佳。
  3. 活動復健與定期追蹤:術後依醫囑逐漸增加活動量,避免長時間臥床,但前4-6週需避免提重物和劇烈運動。依照醫師安排定期回診,進行血液檢查評估肝功能,以及影像檢查追蹤腫瘤控制情況,通常術後第一年需每3個月檢查一次。

總結與建議

肝癌微創手術為許多患者提供了傷口小、恢復快的治療選擇。但是一定要找有經驗的肝臟專科醫師評估,搭配相應治療方式,才會有效。雖然微創手術可減少創傷與恢復時間,但仍屬大型肝臟手術,需充分了解手術風險與術後照護重點,並與醫師共同評估自身條件與復發監測計畫。另外,術後也要調整生活習慣,定期追蹤檢查,及早發現問題才能長保健康。

彰化彰濱 秀傳醫療體系 黃士維院長,是微創機器人手術權威,消化道、疝氣手術專家!擁有豐富的外科臨床經驗,擅長從生活型態與個人需求出發,規劃最合適你的診療方案!

延伸閱讀
黃士維 院長
黃士維 院長
秀傳醫療體系總院長,專精微創腹腔鏡、達文西與Hugo機器人手術,擅長疝氣、腹股溝疝氣及高階切口疝氣修復與胃食道逆流。惟二獲選日本內視鏡醫學會榮譽院士的台灣醫師,同時身為 IRCAD 國際微創手術教學中心亞洲區院長 與微創手術講師。致力於手術教育、醫療外交、醫療AI手術、醫材創新與台灣醫療產業人才的培養。以最低復發率和最精準技術為國際知名,也守護咱台灣人的健康。 經歷節錄: • 秀傳醫療體系 中部院區 總院長 • 亞洲遠距微創手術中心 院長 • 台灣疝氣醫學會 理事 • 台灣內視鏡外科醫學會 理事 • 秀傳紀念醫院 內視鏡外科/一般外科 主治醫師 • 教育部部定副教授 • 美國杜蘭大學醫學系 專精領域: • 腹腔鏡疝氣手術 • 腹腔鏡肝膽胰手術 • 微創機器人手術 • 胃食道逆流 • 疝氣手術

焦點專題

最新文章

最新影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