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 年 7 月 31 日 下午 2:06
首頁主題區疾病症狀聲音沙啞走路會喘是什麼病?...

聲音沙啞走路會喘是什麼病?氣管癌症狀與重建手術治療

放大/縮小文字

您是否曾經歷過持續的聲音沙啞或走路時容易喘氣?這些看似平常的症狀,可能隱藏著嚴重的健康警訊。兩名患者因為這些症狀就醫,竟發現罹患罕見的氣管癌,所幸透過精密的氣管重建手術獲得成功治療。究竟氣管癌有哪些早期症狀?又該如何及早發現與治療?

聲音沙啞走路會喘是什麼病?氣管癌症狀與重建手術治療
吳明和教授(中)近2個月成功完成兩例氣管癌切除及氣管重建手術,病人簡小姐(左)與蔡先生(右)今到記者會現場感謝醫師的救命之恩。

氣管癌症狀與病例分析

氣管重建手術一向被視為胸腔外科領域中的高難度挑戰,高雄秀傳醫院院長暨台南市立醫院胸腔外科醫師吳明和教授近2個月成功完成兩例氣管癌切除及氣管重建手術,術後病患皆順利康復出院,展現團隊卓越醫療技術與手術成果,讓病人重拾健康與生活品質。

病例一:COVID-19後出現氣管癌症狀

59歲蔡先生,2年前曾罹患COVID-19後,經常出現慢性咳嗽與聲音沙啞。近期因聲音持續沙啞至胸腔內科就診,電腦斷層檢查發現右側甲狀腺病灶,進一步評估懷疑為甲狀腺癌侵犯氣管。經詳細診察與評估後,安排進行右側甲狀腺切除合併部分氣管切除及氣管重建手術,病理報告為胸腺樣分化的氣管癌。今年4月順利完成手術,術後第9天康復出院。

病例二:運動愛好者出現呼吸困難

43歲簡小姐,平時熱愛戶外活動,然而自去年起逐漸感覺走路容易喘,近2個月呼吸困難更為明顯。起初於外院確診為氣管腫瘤,經多方詢問後轉診至台南市立醫院胸腔外科。今年6月25日順利完成部分氣管切除與螺旋式氣管重建手術,病理報告為腺樣囊性氣管癌,術後恢復良好,已順利出院。

氣管重建手術治療方法

手術難度與風險評估

高雄秀傳醫院院長暨台南市立醫院胸腔外科醫師吳明和教授表示,成人氣管自咽喉至氣管分叉長度約11公分,氣管不僅兼具呼吸與發聲功能,更緊鄰重要血管與神經,手術稍有不慎即可能引發嚴重併發症。

氣管重建手術技術要點

氣管重建手術需將腫瘤完整切除後再重新縫合,若腫瘤過長或侵犯聲帶、甲狀腺等鄰近器官,手術風險更高,術後也須確保呼吸與語音功能的完整性。手術的成功仰賴高度精細的外科技術與臨場判斷能力,並需麻醉科、呼吸治療師與加護醫療團隊跨科別合作,才能提供病人安全、有效的治療。

螺旋式氣管重建手術創新技術

吳明和教授自2009年首創螺旋式氣管重建手術(Spiral Tracheoplasty),並發表於國際醫學期刊,至今累積豐富臨床經驗,成功應用於氣管腫瘤、肺癌與甲狀腺癌侵犯氣管等複雜案例。台南市立醫院在其帶領下,已成為南部少數具備完整氣管重建能力的醫療團隊之一。

氣管癌早期症狀警訊

常見症狀與就醫時機

吳明和教授提醒,若出現不明慢性咳嗽、聲音沙啞或呼吸困難等症狀,應及早就醫檢查。這些症狀可能被誤認為一般感冒或過敏,但若持續時間較長或症狀加重,建議尋求專業胸腔科醫師評估。

高危險群注意事項

如果出現以下症狀應特別留意:

  • 持續性聲音沙啞超過2週
  • 慢性咳嗽伴隨呼吸困難
  • 走路或輕微活動就容易喘氣
  • 吞嚥困難胸部不適

結語:及早發現氣管癌的重要性

氣管癌雖然罕見,但早期症狀容易被忽略,導致延誤診斷。透過這兩個成功治療案例,我們看到現代醫療技術的進步,讓過去被視為高風險的氣管重建手術成為可行的治療選擇。

如果您或家人出現持續性聲音沙啞、慢性咳嗽或不明原因的呼吸困難,請不要輕忽這些症狀。建議儘速尋求胸腔外科專科醫師諮詢,透過專業檢查確診,把握黃金治療時機,為健康把關。

發稿單位:台南市立醫院

延伸閱讀:《 氣喘 懶人包:原因、症狀、預防、治療一次看懂


延伸閱讀

焦點專題

最新文章

最新影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