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關節疼痛、僵硬、腫脹好不舒服?關節炎不只影響行動能力,還可能降低生活品質。如何有效治療、正確飲食是控制症狀的關鍵,很多人也想知道,哪些食物會讓關節炎惡化?這篇文章由陳鈺泓醫師,帶你了解關節炎懶人包,詳細解說關節炎的成因、症狀、治療方式及飲食禁忌,幫助你全面改善關節健康!
關節炎是什麼?
關節炎是指關節發生發炎反應,導致關節疼痛、腫脹。
關節炎會影響人體的關節活動,主要會造成關節疼痛、僵硬和腫脹的情況。這個疾病不只是單一種類,而是包含了很多不同型態,像是退化性關節炎、類風濕性關節炎等。當關節發炎時,不只會影響生活品質,嚴重時還可能造成關節變形,影響行動能力。
認識關節炎
- 常見症狀表現:關節會出現疼痛、紅腫發熱的現象,有時還會感覺僵硬,特別是在早上起床時最明顯。活動一段時間後,症狀可能會稍微改善。
- 好發部位說明:最常見的是在膝蓋、髖關節等處。這些關節因為經常活動或是承受身體重量,特別容易受到影響。
- 影響生活層面:關節炎會讓人感到不適,影響日常活動,像是走路、爬樓梯或提重物都會變得困難。這也可能影響工作和生活品質。
關節炎有哪些症狀?

關節炎的主要症狀包含關節疼痛、僵硬、紅腫及活動受限。
關節炎的症狀通常會隨著時間慢慢出現,一開始可能只是輕微的不適感,之後漸漸變得嚴重。最明顯的就是關節會疼痛,特別是清晨起床或是久坐後特別明顯。關節處會腫脹發熱,觸摸時會感到疼痛,活動時還可能會聽到關節摩擦的聲音。
關節炎常見症狀
- 關節疼痛狀況:疼痛感會隨著活動或天氣變化而改變,有時會持續一整天。天氣變冷或是下雨時,疼痛感特別明顯。通常活動一下後,症狀會稍微改善。
- 關節活動限制:關節變得不容易彎曲或伸直,活動範圍會變小。做一些日常動作,像是爬樓梯、蹲下或提重物都會變得困難。
- 外觀及觸感變化:關節處會出現紅腫的現象,摸起來會有發熱感。嚴重時關節可能會變形,外觀看起來不再對稱。有時活動時還會聽到關節摩擦聲。
關節炎原因是什麼?
關節炎是由於關節的發炎反應引起,可能與老化、受傷、免疫系統異常有關。
關節會發炎,是因為關節部位的組織受到刺激或損害,引起發炎反應。常見原因包括年齡增長造成的關節磨損、過去的運動傷害或事故導致的關節損傷,還有一些是免疫系統過度活躍,把自己的關節當作敵人攻擊。此外,遺傳因素或感染也可能是引發關節炎的原因。
關節炎原因
- 年齡老化:隨著年紀增長,關節會因長期使用而磨損,特別是承重關節,例如膝蓋和髖關節。
- 過去關節受傷:舊傷可能讓關節提早老化或留下永久損傷,增加關節炎發生的機會。
- 自體免疫系統異常:像類風濕性關節炎,就是免疫系統攻擊自己身體的關節,引起慢性發炎。
關節炎如何治療?
關節炎治療方式主要包括緩解疼痛、減少發炎、改善關節功能,視情況採取藥物、復健或手術治療。
治療關節炎的方式依照病因和嚴重程度而定,目的是減少發炎、緩解疼痛,並恢復關節活動能力。最常見的是使用抗發炎藥物或止痛藥,有些人需要透過復健訓練來強化肌肉穩定關節。嚴重的情況可能需要關節注射治療,甚至進行人工關節置換手術。
關節炎治療方式
- 使用藥物控制症狀:像是消炎止痛藥、類固醇或玻尿酸注射,都能減少發炎和緩解疼痛,讓關節不那麼僵硬。
- 復健和物理治療:透過復健師設計的運動,幫助增加關節活動範圍,同時強化周圍的肌肉支撐。
- 手術治療:若關節損壞過於嚴重,可能需要人工關節置換手術,改善疼痛並恢復日常生活功能。
關節置換如何評估?
關節置換手術的評估主要依照病人的年齡、關節損傷程度、生活需求以及其他健康狀況來決定是否進行手術。
評估是否需要進行關節置換手術,首先會看病人的年齡、關節損傷程度及日常生活受到的影響。若關節疼痛已經無法透過藥物或物理治療緩解,且活動受限,則可能需要考慮置換手術。另外,醫生還會考量病人的整體健康狀況,確保手術風險能被接受。
關節置換評估重點

- 關節損傷程度:若關節磨損嚴重,影響到日常活動,就需要評估是否符合手術條件。
- 症狀控制效果:如果藥物、物理治療等方式無法有效控制疼痛,且影響到生活品質,手術可能是更好的選擇。
- 病人整體健康狀況:年齡較大的病人若有其他健康問題,也需要評估是否能承受手術及術後恢復過程。
關節炎術後如何照顧?
關節炎手術後的照護非常重要,包括適當的休息、復健、傷口照顧,還有定期回診,以確保康復順利。
術後的照護包括保持傷口清潔、避免過度使用手術部位、配合復健運動來增強關節活動度。此外,注意適當的休息和用藥管理也很重要,確保不會因過度負擔而影響恢復過程。定期回診可以讓醫生監控術後情況,必要時進行調整。
關節炎術後照護重點
- 傷口照顧:保持傷口清潔乾燥,並注意任何異常的紅腫或分泌物,這樣可以避免感染。
- 休息與活動限制:術後初期應該避免過度活動,讓關節有足夠的時間休息並減少傷害風險,隨後可以逐漸增加活動量。
- 物理治療與復健:根據醫生的建議進行復健,幫助恢復關節的活動範圍和強化周圍肌肉,這對於手術後的長期效果相當重要。
關節炎飲食要注意什麼?
關節炎患者應避免某些食物,因為它們可能會加重發炎或促進關節疼痛。
關節炎患者的飲食應該謹慎選擇,有些食物可能會讓體內的發炎反應更嚴重,加重關節的疼痛。特別是高糖、高脂肪和加工食品,這些食物會引發體內的發炎反應,對關節不利,過多的紅肉和油炸食物也可能會影響關節健康,讓病情惡化。適當地控制這些食物的攝取,搭配抗發炎的食物,對病人的康復有幫助。
關節炎飲食禁忌
- 高糖食物:過多的糖分會促進體內發炎,讓關節炎的症狀更加明顯,應該盡量減少糖分攝取。
- 高脂肪食物:油炸食物或高脂肪的食物會加重體內的發炎反應,影響關節健康,應避免食用。
- 加工食品:加工食品含有過多的鹽分、糖分及不健康的脂肪,長期食用會對關節炎病情造成不利影響。
總結與建議
關節炎管理需要多管齊下,包括正確治療、合適飲食和適度運動。避開高糖、高脂和加工食品,選擇抗發炎食物如魚類、橄欖油和蔬果。及早尋求專業醫療建議,不要等到症狀嚴重才治療。透過調整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,配合適當的治療計畫,你可以有效控制關節炎症狀,維持更好的生活品質。
板橋骨科推薦,亞東醫院骨科主治醫師-陳鈺泓醫師,專長是椎微創手術專業、PRP再生、骨質疏鬆,板橋骨折骨刺推薦、運動傷害推薦,如果有任何骨頭相關問題,別忘了來找陳鈺泓醫師!